近日,八五四農場迎東小區下崗女工劉旭正忙著察看自家種植的刺五加木耳菌菌房室內溫度,她看著發育良好的刺五加木耳菌,高興地說:“今年種植的四萬袋刺五加黑木耳長勢喜人,以這個長勢計算,每袋木耳菌能生產刺五加木耳8錢呢!”
劉旭夫婦生產經營這五年來,既讓她嘗到了成功的喜悅,也嘗到了失敗的痛苦。幾年前,下崗后的她一直想做點事,她做過豆腐,賣過瓜子,開過幼兒園,但收入卻不樂觀,近年來劉旭發現具有保健功效的林副特產需求越來越大,食用菌中的刺五加黑木耳,更是深受人們青睞。于是她看準了這一商機,2005年在迎東小區租下一個場房,開始種植刺五加木耳。
剛開始在林業部門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她試著種植了2000袋刺五加黑木耳,由于當時價格好,收入比較可觀。2007年她種植刺五加黑木耳4萬袋,再加上劉旭做事很認真,一個蒸鍋加上酒精燈進行人工消毒接菌,春秋兩季都要接菌,當年收入近10萬元。2008年正當劉旭滿懷信心大干一場的時候,卻遭遇了鏈孢霉菌,6萬袋刺五加木耳菌一下子損失了1/3,直接經濟損失近2萬元。劉旭并沒有后退,她找出了接菌失敗的原因,當年又補種了2萬袋。2008年生產刺五加木耳3600斤,純收入達到10多萬元。認準了種植刺五加黑木耳這一行的劉旭,今年她又種植四萬袋春耳長勢良好,預計又能取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