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開展新品種試驗示范。在省農科院指導下,經過3年試驗示范成功篩選出巴西蘑菇優良菌種新品種AbML11,出菇早、出菇整齊、朵型適中,產量高、品質好,比本地栽培種增產14.0%。引進了姬松茸、草菇、大杯蕈、金針菇、荊蘑、真姬菇等優良菌株8個。
2、引進省農業“五新”技術。開展食用菌代用料栽培技術應用研究與示范,完成代用料栽培食用菌650萬袋,利用該縣豐富的毛竹屑、菌草、谷殼、松、杉木屑資源栽培茶樹菇、姬松茸、大球蓋菇、荊蘑、大杯蕈、金針菇,促進了食用菌生產走向可持續發展軌道。
3、開展新技術研究。在濟村鄉開展茶薪菇、竹蓀粘菌病與靈芝木霉病的綜合防治技術研究,在安遠、中沙進一步深入開展巴西蘑菇盤菌病害防治課題研究,推廣最佳防治方案。
4、普及推廣食用菌無公害、綠色標準化栽培技術,新建半溪村、伍坊村6萬平方米姬松茸綠色標準化生產基地,獲省級食用菌標準化生產驗收,在高塹村建立“草菇—蘑菇”無公害栽培基6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