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叢里也能培育出黑木耳。近日,龍泉市安仁鎮“以草代木”黑木耳栽培試驗區內第二批黑木耳順利長出,出耳均勻,品質優良,標志著龍泉“以草代木”栽培黑木耳初試成功。
“以草代木”就是用象草、芒草等代替部分木質材料進行食用菌栽培。今年初,浙江雙益菇業有限公司、八都珍稀菇類研究所、安仁錦龍食用菌合作社聯合開展了“以草代木”食用菌栽培試驗,用原產于非洲的象草代替木料。同樣的生長環境下,用它作原料種植食用菌,出耳期更短,比用木料可縮短15天至20天,而產品的成活率和質量卻差別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象草并非是用于種植黑木耳的唯一“營養草”,浙西南地區山上土生的五節芒等植物也可用于培育黑木耳、香菇等食用菌的原料。如此一來,龍泉每年就可節省近12萬立方米的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