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河南省南陽市內鄉縣七里坪鄉迎來香菇春栽旺季,一條條現代化的生產線,菇農在忙碌的裝袋;溫室大棚內,秋栽香菇競相綻放,一個個長勢喜人,基地管護人員正進行采收,現場一派繁忙豐收景象。自香菇基地建起來后,每到采摘季,附近村民就會到基地務工,一個月收入3000多元。
近年來,內鄉縣七里坪鄉力發展香菇產業,探索發展多元化食用菌種植。香菇促進老百姓增收致富,香菇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香菇是該鄉的優勢產業,正如鄉長閆少劍所說:有適宜氣候,造就了香菇品質好的金字招牌;有經驗豐富,發揮傳幫帶作用的種植能手;有政府高薪聘請技術員,指導各個生產環節的技術服務體系;有縣、鄉、村三級,加大基礎設施投入的堅強后盾。
為做大做強食用菌產業,七里坪鄉圍繞“一村莊一品”“一基地一策”發展定位,形成“春栽+秋栽”互補種植模式,充分發揮黨支部示范引領和香菇產業輻射帶動作用,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公司+基地+農戶”等產業發展模式,帶動周邊農戶發展香菇種植,并吸納周邊群眾務工就業。
質量從精管中來。該鄉實施相應保障措施,圍繞制棒、滅菌、冷卻、接種、培養、出菇等工序,指導春菇、秋菇生產,適時召開現場會、地頭會,使香菇生產迅速向規模化、規范化、標準化轉變,質量大為提升,有的花菇率達90%以上。
小小食用菌,一頭連著市場,一頭連著民生。食用菌種植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從拌料、轉運物料、裝袋、栽種菌棒、采摘等一系列環節都需要大量的人力,這有效解決了當地群眾就業問題。目前,全鄉的9個基地可為當地群眾提供長期穩定務工崗位300多個,季節性用工2400人以上。
該鄉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科學謀劃、精準施策,香菇產業規模從小到大、空間布局從無到有、發展水平從量到質、產業鏈條由短到長,規模已超1000萬棒,覆蓋全鄉所有村,已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農業特色產業,小小香菇已成為七里坪鄉農民增收致富的變大產業,按下產業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鄉食用菌辦公室通過互聯網應用、大數據分析等信息化手段,為香菇生產、價格、交易、技術和風險監控提供服務。香菇遠銷湖北、山東等地,并出口,成為七里坪鄉鄉村振興支柱產業。
“下步我們緊緊圍繞‘三品一標’認證創建做文章,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提升產品附加值,更大發揮產業效益,全面推進農業產業現代化發展。”鄉黨委書記王學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