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時節,走進通遼市庫倫旗水泉鄉水泉村設施農業產業基地的羊肚菌種植大棚,一顆顆羊肚菌如同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工人們正在根據氣候的變化精心管護棚室內生產。
據了解,去年年初,水泉村積極探索奇、優、特高效設施農業,從外地引進了羊肚菌種植技術。“我們試種了一畝后喜獲豐收,以鮮品每斤80元、干品每斤800元的標準價出售,收入達到了4萬元。今年,利用種植羊肚菌獲得的村集體經濟收益,為老百姓承擔了部分農村醫療合作保險費用。”水泉村黨支部書記王偉光說。
和羊肚菌一樣生機盎然的,還有內蒙古綠洲食品有限公司種植的平菇。一走進菌棚,清新的菌香撲鼻而來,一排排菌包整齊地堆疊在一起,一簇簇如云朵般的平菇爭相從菌包里“冒出頭”來。
內蒙古綠洲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和明介紹,這些菌棒的原材料來自庫倫本地的玉米芯和其他作物秸稈,經過粉碎、配料、裝袋、高溫滅菌、養菌等流程,最后形成了菌棒,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模式,形成了可持續循環發展的產業鏈。
菌菇產業的發展,讓更多當地群眾實現了家門口就業。據了解,該公司僅食用菌產業一項的用工量就達到20多人,人均月工資在4000元以上。
現如今,庫倫旗以實施鄉村振興為抓手,以打造特色農業為主線,大力發展菌菇產業,用產業帶動農村增收、農民致富。一株株小小菌菇如同一把把“致富傘”,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