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態 » 產業動態 » 正文

    小菌棒何以漂洋過海受熱捧?


    【發布日期】:2023-01-28  【來源】:陜西日報
    【核心提示】:1月16日,農歷臘月二十五。清晨,地處秦嶺東段南麓的洛南縣藥王村從薄霧中醒來。伴著騰起的裊裊炊煙,藥王村懷抱中的一塊平整土地上,嶺南生物科技產業示范園也熱鬧了起來。

    1月16日,農歷臘月二十五。清晨,地處秦嶺東段南麓的洛南縣藥王村從薄霧中醒來。伴著騰起的裊裊炊煙,藥王村懷抱中的一塊平整土地上,嶺南生物科技產業示范園也熱鬧了起來。

    “滴——滴——”在示范園西北角一間倉庫旁,1994年出生的女工常妙以十分熟練的操作,駕駛叉車將已打包好的1萬多袋菌棒依次裝入一輛集裝箱貨車。

    “這批菌棒準備出口國外,先被送到青島港,隨后搭乘貨輪抵達韓國平澤港。”站在一旁的張江是嶺南生物科技產業示范園項目的負責人,他緊緊盯著裝車的每一個環節,關切又充滿期待的神情,仿佛在為自己即將遠行的孩子送行。

    “目前,咱80%的產品是銷往國外的,從韓國、日本到德國、美國、西班牙,因為質量過硬,在國外口碑很好。”說這話時,張江神采飛揚。

    一個個胖乎乎的菌棒,從陜南小縣城出發,漂洋過海經風雨見世面。這背后的故事,令人好奇。

    一座“香菇工廠”的落地

    “咱這現在是西北地區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智慧工廠。”在帶記者走訪過程中,負責嶺南生物科技產業示范園項目建設和安全生產工作的葉青山不止一次自豪地提到這一點。

    據葉青山介紹,嶺南生物科技產業示范園項目是洛南縣委、縣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將“小木耳,大產業”式特色食用菌產業作為首位農業產業,按照“產加銷一體、農科貿結合”的發展思路,規劃建設的具有科研、生產、培訓、示范、銷售5大功能的扶貧產業示范園區,是洛南縣蘇陜扶貧協作重點項目。

    “從項目選址、征地,再到建設、投產,我是一眼一眼看過來的。”葉青山說,該項目共投資了2.6億元,分東西兩區。東區投資4000萬元,建設了206座食用菌種植大棚、食用菌冷儲和烘干車間,并配備食用菌科研培訓中心、食用菌產品展示中心;西區投資2.2億元建起一座占地7.9萬平方米的食用菌菌棒和菌種生產智慧工廠。項目從2020年7月開工建設,當年12月底東區和智慧工廠一期項目日產3萬袋香菇菌棒生產線建成開始試運行,2022年8月底,智慧工廠二期項目建成投產。

    已入深冬,室外寒風凜冽。可走進廠房內,機械轟隆隆運轉,工人們有序忙碌,熱氣騰騰,生機盎然。

    “規模化、自動化、標準化,是我們的亮點。”葉青山介紹,他們與國內一流食用菌龍頭企業山東七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姻”,在對方推薦設備和技術支持下,實現食用菌菌袋生產從拌料、裝袋、滅菌、接種、刺孔、培育的全程自動化。

    走進制袋車間,幾名工人正嫻熟地將自動制袋機“吐”出的一個個菌棒整齊碼放到滅菌架子上。

    “自動制袋可快了,每臺機子1分鐘可生產12個菌棒。”一名工人介紹,制袋完成后,菌棒將被送到高壓滅菌倉進行長達10多個小時的高溫滅菌,經智能降溫后再進行接種、刺孔,隨后再送進培育車間進行“孵化”。

    “一個菌棒的成長,一般需要120天左右。”葉青山告訴記者,目前工廠一天能生產近6萬袋菌棒。

    一批跨國合同的簽訂

    別看菌棒小,其中學問大。

    “你知道嗎?有段時間我都覺得這事干不成,想干脆撂挑子算了。”看著如今形勢紅火的食用菌產業,張江不禁回憶起產業起步時的艱難。

    張江告訴記者,2021年4月,項目投產后的第一批菌棒被送到了農戶手中,但是和預想不同的是,菌棒質量受到了質疑,農戶紛紛反映出菇量不高,菇型也不太好。

    起步就出現“事故”,如同一盆涼水從頭潑下。張江和技術員反復查驗設備、流程,但就是找不到問題所在,于是便泄了氣。

    “做啥產品,質量都是第一。我當時想著如果質量都保證不了,產業發展就是空談。”張江說,當時縣上十分重視這份產業,相關領導更是反復給他做工作讓他打起精神。面對眾多期待和信任,張江到處咨詢,還專門從山東請來了一批專家和技術員,經過多次“問診把脈”,終于找到癥結所在,并進行調整“醫治”。

    “現在,說別的我都信,但是說咱的菌棒質量有問題,我絕對不信!”張江自信地說。

    張江的這份底氣,一方面來自對產業的熟悉,另一方面來自于市場的反饋。

    “2021年11月,日照一家外貿公司來廠里參觀后,當即就決定幫我們做出口生意,一下子簽了采購400萬袋菌棒的合同。”張江說,因為產品質量過硬,當年12月底,他又簽訂了一份670萬袋菌棒的出口買賣合同。

    一個個洛南籍菌棒漂洋過海,很快就“闖”出了名聲。

    2022年,來自東南亞、歐美好幾個國家的企業認準“嶺南生物”的牌子,向張江伸出了橄欖枝。一時間,訂單不斷。

    “為啥認準我們,因為口碑好!”張江說,工廠化規模化生產,可以實現菌種的統一采購以及培育過程中溫、光、濕、氣等要素的精準把控,再加上高標準的滅菌流程,菌棒感染率接近0.出菇產量及品質也達到行業頂尖水平。

    據了解,2023年開年不到半個月,嶺南生物科技產業示范園已拿下了國內外市場1500萬袋菌棒的預訂合同,這幾日累計往國外發貨44萬袋。

    一片貧瘠土地的蛻變

    “農民能在地里掙到錢,才會把土地看得金貴。自從建了產業園,這塊荒草灘變得金貴嘍!”葉青山告訴記者,產業園所在的這片地,以前都是農民棄種的薄田,當時進行土地流轉,對于每畝地一年600元的流轉費,大家都覺得賺了,沒有人敢想象這片地上能“長”出一個產值過億元的產業。

    如今,隨著食用菌產業不斷壯大,終日在山區生活、耕耘的農戶們從土地里獲益的途徑拓寬了,想法也有了轉變。

    “我現在一個月能賺4000多元,還能兼顧家庭,很滿足。再加上廠里生意越來越好,感覺日子特別有奔頭!”41歲的席貴梅兩年前還待在家里帶孩子,如今已靠著勤奮好學肯吃苦的精神變成工廠的技術骨干,去年還晉升到管理層。

    “要想致富,就不能死種地,得相信黨的好政策,積極主動學技術、謀營生。”席貴梅說,現在的農村已經大變樣,農民也不再是“土模樣”。

    “家門口能賺錢,為啥要跑出去?”

    “90后”的楊良如今是廠里的維修工。他在聽聞示范園招人后,便辭去西安的工作回鄉了。眼下,他一個月能拿到6000多元的工資。楊良說,不只自己,很多在外的同鄉聽說家里有了產業,有干事創業的平臺,都回來了。

    有了產業,有了人,希望的田野動能澎湃。

    鄉村振興,是黃土地上綿延的夢想;紅火日子,是千家萬戶共同的期盼。

    年關將至,年味兒彌漫,工廠旁幾戶農家門前已掛上了紅燈籠。

    看著冬日陽光里那一抹抹鮮艷,張江的神情格外明朗。他說:“瞧著吧,等不了多久,這里又是一番新風景!”


     
     
    [ 動態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動態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泌阳县| 英超| 天峻县| 江西省| 诸暨市| 连江县| 中超| 稻城县| 清丰县| 积石山| 万山特区| 四平市| 南岸区| 吉木乃县| 正阳县| 宾阳县| 前郭尔| 吉林省| 阜康市| 长治市| 桐乡市| 江陵县| 博兴县| 海丰县| 平顶山市| 广安市| 永寿县| 开江县| 龙口市| 溆浦县| 东宁县| 木里| 井研县| 樟树市| 玉田县| 陆河县| 顺义区| 秭归县| 工布江达县| 城步| 阜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