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卓尼縣納浪鎮因地制宜,探索建立“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扶貧模式,以黨支部為主導,合作社開發利用現有資源和扶持政策,努力實現群眾“聚在合作社、富在產業鏈”。由納浪鎮洮勞村副主任蒙俊杰成立的創信種植專業合作社,從事黑木耳、藥材等的栽培、加工、包裝及銷售,在促進當地群眾就近就地就業,該產業鏈就業穩、效益高、帶動強。
蒙俊杰,2019年畢業于甘肅農業大學中草藥栽培與鑒定專業。他畢業后回到村里,發揮專業特長,申請創業貸款,與村民一起成立了卓尼縣創信種植專業合作社,2020年卓尼縣公開招考選聘村干部,蒙俊杰通過考試被聘用為洮勞村村主任助理。在與村“兩委”班子一起工作的日子里,他對村情戶情有了更多的了解,面對村里產業發展的急難愁困,也開始了自己的思考。
2022年,卓尼縣結合甘南州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行動計劃,推行了現代種植業高原夏菜、食用菌、青稞、藥材、油菜“五個萬畝”培育行動。蒙俊杰抓住產業扶持的政策機遇,在鎮黨委、政府和村“兩委”的支持幫助下,成功流轉了100多畝土地,種植了黑木耳和中藥材。為了學習黑木耳種植技術,他和社員們花了2個多月時間做地間觀察。目前,合作社種植黑木耳60畝,吸納本村無法外出務工人員百余人。
在合作社內,蒙俊杰帶領村民們正在整理今年采摘的最后一茬木耳,他們將一袋袋木耳打包裝好,并介紹了今年的木耳的質量和產量。
“我社今年種植黑木耳50畝,收入60余萬,帶動一百多人增收20余萬,通過今年種植黑木耳,我感覺黑木耳前景良好,明年我打算繼續加大投入,擴大種植規模,帶動更多的人走向致富的道路,為助力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蒙俊杰說。
由于木耳生產周期短、見效快、用工需求量大,不僅帶動了當地食用菌產業的發展,還讓周邊群眾有了就近就業的機會。村民們紛紛表示在村里活也干了,錢也掙了,家里也能照看,也不要跑路,方便得很。
下一步,該合作社將繼續升級改造食用菌種植大棚,根據本地的氣候環境,提高食用菌的產量和質量,吸引更多農戶參與種植,進一步推動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