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黎平縣緊緊圍繞“兩茶一藥”主導產業,依托百萬畝林下資源優勢,探索創新種植技術,優選產研融合的發展模式,打造二望坡、萬寶山、汪家莊萬畝天麻種植基地,著力推動林下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大力發展天麻產業,為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
“優”化布局,基地選擇更合理
圍繞產業發展布局,統籌相關部門資源,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實地考察,對天麻產業發展布局進行論證和優化,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科學謀劃編制項目。結合天麻生長習性,選取德鳳街道、中潮鎮、九潮鎮、茅貢鎮、壩寨鄉等適宜發展天麻產業的鄉鎮(街道),在海拔高度750米~1200米且交通便利的林地規劃種植天麻。現已啟動汪家莊萬畝天麻種植基地一期建設項目2500畝,建成二望坡、萬寶山等兩個萬畝天麻種植基地。截至目前,全縣天麻種植面積達5.28萬畝,覆蓋農戶4357戶(脫貧戶3924戶),產量達2843.14噸,產值達8286.31萬元,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
“引”領創新,發展用地更充足
圍繞技術創新,在總結天麻種植技術的基礎上,積極探索采取桶裝、袋裝法種植天麻,即在同一片林地只需更換新泥土和菌材,實現了林地資源重復使用、反復產出的效果,使有限的林地資源得到有效充分利用,產業得到長足發展,破解了傳統天麻種植“種一地、換一地、歇三年”的難題,擴寬了發展用地。同時,采取新技術種植天麻,產量更高、質量更優、成本更低。經實驗,2021年通過桶裝、袋裝法在萬寶山試種5000袋天麻,每平方米袋裝法種植天麻成本從100余元降到60余元,每平方米天麻產量從8斤左右增加到12斤左右。
“創”建標準,產業建設更規范
圍繞標準規范化建設,創建適宜本地發展的建設標準,按照“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管理、統一標準”的“四統一”方式,合理利用林地資源和生產物料,采取工廠化集中生產桶裝、袋裝天麻菌床,培育好的袋裝菌床在今冬明春植入天麻種子后,即可在秋季采收塊莖個體
敦厚緊實的高品質商品麻。采用該方法可達到節約資源、種植安全可控、實現營養長久保持的高品質天麻。同時,能有效防雨水積水浸泡、防病蟲害和雜菌感染等,促進天麻自然健壯生長,實現天麻“集約管理、統一標準、節約成本、品質優良”目標。
“融”合研發,產品品質更優良
強化與中國林學院、安徽農業大學、貴州大學等科研院校搭建技術合作平臺,投入資金建設天麻培育實驗室及廠房,研發品質和價格更高的天麻品種有性繁殖技術。截至目前,全縣已建成天麻育種車間2800余平方米、兩菌(萌發菌和蜜環菌)生產車間2200平方米,完成天麻酒、天麻粉、天麻片、天麻茶、天麻糖等6種養身保健產品的研發,產品種類和品質都得到新的突破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