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位于浙江武義縣壺山街道上端頭村的武義創新食用菌有限公司食用菌種植基地一派繁忙景象,工人們穿梭在育菇大棚里,正細致地采摘香菇。
香菇是武義南部山區主產業之一。香菇性喜溫涼,每年夏季的幾個月都是香菇種植的“難產期”,香菇產業的季節性嚴重影響了菇農的收入。武義創新食用菌有限公司創新采用“料棒工廠化集中生產、養菌出菇分戶管理”的香菇生產新模式,通過打造72個溫控大棚,實現冬菇夏種,帶動菇農全年穩定增收。
香菇的工廠化栽培模式吸引了30多名菇農入駐,他們主動申請做第一批示范戶,傅杰便是首批租戶之一。
“菇棚的溫度可自主調控,菇農承包菇棚后,菌棒由基地服務中心統一提供,技術統一服務,只要規劃到位、勞力夠用,香菇月月可種,鮮菇天天能采。我承包了6個溫室大棚,去年收入達40多萬元。”嘗到香菇種植甜頭的傅杰開心地說道。
為了實現食用菌培育現代化,公司黨支部積極與省農科院、縣委兩新工委、科技局、農業農村局等部門單位及鎮村兩級黨組織開展黨建聯建,集成特派科技員等行業導師力量,攜手攻關研發香菇周年化高效種植模式,一舉突破香菇傳統種植模式勞動強度大、產量質量不穩定的瓶頸制約。公司還與省農科院聯合研發建立了全省首條香菇全自動料棒生產線,生產效率較常規提高50%以上。
據武義創新食用菌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公司共生產菌棒50萬袋,今年將達到150萬袋,預計來年可達到日產6萬袋的水平,帶動更多農戶走上標準化生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