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貴州省遵義市道真自治縣平模鎮全家坪食用菌園區的大棚里,溫暖如春、菌香撲鼻。鋼制菌架上,小腿粗細的菌棒整齊排列,一個個華蓋初張的優質香菇升柄展傘、茁壯成長。
菇農馮劉利正和六七名工人忙著采摘香菇?!斑@一茬今天就要采完了,一個棚能收入3萬多元?!贝笈镩T口,60個裝滿香菇的菌框堆得老高。馮劉利告訴記者,今年上架的菌棒,由同輝公司培養成熟后發放給菇農種植,大大縮短了種植周期,從上棒到采菇還不到一周時間。最近幾天,每天采摘香菇近3000斤,一級菇占了99%以上,3個大棚可收入10萬元左右。
據悉,全家坪食用菌園區共有標準大棚135個。今年秋季,該園區已種植食用菌30余萬棒,涉及10余戶菇農30多個大棚,目前正在大量采收,其余大棚均在開展上棒準備工作。
在舊城鎮舊城社區龜塘壩蘑菇農莊,109個黑色大棚有序分布在道路旁,菇農們正忙著將一根根菌棒卸車、分揀、上架,以待冬收。
入秋以來,舊城鎮廣泛動員干部群眾搶抓秋種關鍵節點,采取干部包園區、包農莊、包大棚、包菇農的方式,全力以赴推進秋冬香菇種植。目前,全鎮339個大棚,均在快速穩步推進菌棒上架工作,目前已上架菌棒50余萬棒,預計10月底前可全部完成。秋來種菇正忙時,菌棒生產供應最關鍵。走進貴州同輝食用菌發展有限公司,運輸車來來往往,生產菌棒所需的木屑、麥麩等原材料堆積如山。車間內,工人們配料、拌料、裝袋、消毒滅菌,一套套標準化生產的工藝流程,繁忙而有序地進行著。
“每天耗材200噸,生產菌棒13萬到15萬棒,完全可以保障秋冬季上棒?!辟F州同輝食用菌發展有限公司生產廠長劉運航介紹,自8月31日以來,公司采取“送貨上門、服務到棚”的方式,向道真自治縣各鄉鎮供應菌棒,同時通過加長工廠培養時間、縮短菇農養棒時間,已有陽溪、玉溪、平模等地種植的50萬棒開始采菇。
據了解,貴州同輝食用菌發展有限公司年制棒6000萬棒,輻射帶動全縣14個鄉鎮6000余戶農戶從事食用菌種植生產,并通過在各鄉鎮食用菌園區派駐技術人員、收購人員,有效解決了菇農種植技術和銷路問題。
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發展,道真確立“菜縣菇鄉”“黔北藥庫”農業產業定位,精準選擇食用菌產業作為“一縣一業”主導產業,已建成食用菌示范園區8個、蘑菇農莊27個、標準大棚2677個。
入秋以來,該縣按照“抓秋促明春、抓秋調結構、抓秋定來年”的思路,緊抓時間節點,采取任務到棚、責任到人的方式,全力以赴推動食用菌產業發展。據悉,全縣今秋計劃種植香菇2300萬棒,目前已完成上棒近1000萬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