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黃平縣充分利用東西部協作資源,大力推進發展優勢產業,取得了較大巨大的經濟效益,在逐年發展中,逐步形成了以浪洞鎮食用菌產業園為發展中心,向平溪鎮、舊州鎮、重安鎮等鄉鎮擴散種植的新格局,同時積極謀劃產業布局,構建出了從科學規劃到增收致富再到解決就業的產業鏈條,實現產業發展良序循環發展,受益于民。
打造一個食用菌示范基地
黃平縣浪洞鎮地勢平坦、水源充足,東西部協作引進貴州遠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這一龍頭企業后,在2018-2019年投入2400萬元東西部協作資金,建設了浪洞鎮食用菌(品種為黑木耳)產業示范園,建成400畝食用菌示范基地、25座智能化食用菌栽培專用大棚,該產業示范園的建成有效的推動了黃平縣產業結構調整和群眾脫貧致富,產業發展模式也從單一的農戶散片發展轉變成“公司+合作社+農戶”的龍頭企業集中帶動發展,進一步推動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同時為了進一步擴大食用菌的發展規模,2020年在浪洞鎮的東西部食用菌產業園示范基地帶動下,平溪鎮、舊州鎮、重安鎮新建了共計1000畝的食用菌基地,黃平縣的食用菌年產值已達5000萬元,吸納就業600人,每人平均月工資1500元,實現了家門口就業,促進群眾穩崗就業、增收致富。
引進有機肥深加工企業
食用菌產業發展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然而食用菌產業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后,煩惱也隨之而來,菌棒僅能種植一季,采收完之后就變成了菌棒廢料,每年有大量的菌棒廢料產生,它不僅污染環境,還造成了資源浪費。為完善產業配套鏈,也為了菌棒廢料資源再利用,黃平縣2020年投入東西部資金420萬元,在黃平縣新州槐花工業園區建成生產車間3300平方米,由貴州省黔東南州黃平精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實施經營。該生產車間建成后可以把全縣的食用菌菌棒廢料集中收購,統一處理,分離、發酵、精處理后進行打包作為肥料出售,滿足農業用肥需求,年產值可達上千萬元,帶動穩定就業50人。
幫扶鞏固拓展一條產業鏈
2021年,佛山市正式開始幫扶黔東南州。黃平縣粵黔工作隊在經過實地調研考察后,謀劃黃平縣產業布局,決定繼續擴大食用菌產業發展,多措并舉帶動就業人數增加。
一是擴大源頭生產規模。投入東西部協作資金1460萬元到舊州鎮、浪洞鎮建設佛山高明黔東南黃平東西部協作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了20座溫室大棚、6600平方米的黑木耳加工車間,配套食用菌烘干生產線2條,在產業源頭進一步實現農業現代化。
二是增加有機肥生產種類。佛山市投入東西部協作資金500萬元,建設有機肥加工廠2期,不僅可以提高了有機肥的生產規模,還增加了生產種類,可以回收秸稈、牛糞、豬糞來進行發酵變成肥料。
三是大力發展精品種植業。佛山市投入東西部協作資金2040萬元用于黃平縣5000畝油茶、黃精種植,根據不同的作物類型有機肥加工廠可配備不同營養成分的肥料,按品配備,由于油茶、黃精的大力發展,極大的增加了有機肥的市場訂單,不僅油茶、黃精能夠種植得很好,還提高了有機肥加工廠的經濟效益,促進了融合產業的健康發展。
布局未來產業
下一步,黃平縣會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結合佛黔農業產業園、佛黔工業園區,提高帶動就業能力,實現企業、群眾雙贏的良好景象,對照四新、主攻四化,為實現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打好堅實的產業基礎,通過產業規模擴大,預計可吸納農村勞動力 1000 余人,實現穩崗就業,促進黃平縣高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