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是野生羊肚菌的分布區之一,氣候冷涼,適宜種植羊肚菌,且種植效益高,發展以羊肚菌為代表的高附加值食用菌產業,對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發展循環農業、提升農業綜合效益、助力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青海省科技廳聚焦羊肚菌產業發展,立項支持“羊肚菌高原設施高產栽培技術集成示范”“青藏高原羊肚菌種質資源發掘利用、新品種選育及栽培技術改良研究與示范”等一批科研項目,累計資助專項經費864萬元,為羊肚菌在青海高原地區的示范推廣提供有力支撐。
近日,由青海大學食用菌科研團隊選育完成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QJ系列羊肚菌新品種經過技術轉讓公示,正式與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謝通門縣一見則喜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簽訂了技術轉讓合同。青海大學作為出讓方為該公司提供QJ系列5個羊肚菌菌種在西藏自治區的使用權及種植技術,該技術轉讓交易金額為50萬元。截至目前,食用菌新品種菌種作為科技成果完成轉化在全省尚屬首例。
本次進行轉化的QJ系列羊肚菌于2020年8月完成了青海省非主要農作物品種認定,共5個品種,均屬六妹羊肚菌,具有適應高海拔、低氣溫及低氧環境的特性,不同品種田間栽培均表現出特異性、一致性以及穩定性,適宜在青藏高原進行人工種植,并可實施設施種植、工廠化立體種植、林下仿生種植及一年兩季栽培等的種植技術,品種子實體產量品質俱佳。
目前,該系列羊肚菌品種已在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海東市平安區、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等地累計示范推廣種植500余畝,實現產值2000余萬元,在青藏高原的應用前景廣闊。此次科技成果的成功轉化,將為西藏地區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助力,增加從業者收入,實現經濟效益同生態和社會效益的統一發展。
近日,由青海大學食用菌科研團隊選育完成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QJ系列羊肚菌新品種經過技術轉讓公示,正式與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謝通門縣一見則喜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簽訂了技術轉讓合同。青海大學作為出讓方為該公司提供QJ系列5個羊肚菌菌種在西藏自治區的使用權及種植技術,該技術轉讓交易金額為50萬元。截至目前,食用菌新品種菌種作為科技成果完成轉化在全省尚屬首例。
本次進行轉化的QJ系列羊肚菌于2020年8月完成了青海省非主要農作物品種認定,共5個品種,均屬六妹羊肚菌,具有適應高海拔、低氣溫及低氧環境的特性,不同品種田間栽培均表現出特異性、一致性以及穩定性,適宜在青藏高原進行人工種植,并可實施設施種植、工廠化立體種植、林下仿生種植及一年兩季栽培等的種植技術,品種子實體產量品質俱佳。
目前,該系列羊肚菌品種已在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海東市平安區、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等地累計示范推廣種植500余畝,實現產值2000余萬元,在青藏高原的應用前景廣闊。此次科技成果的成功轉化,將為西藏地區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助力,增加從業者收入,實現經濟效益同生態和社會效益的統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