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州省貴陽市白云區沙文鎮扁山村一林下種植基地正如火如荼地種植竹蓀,工人們正忙于鋪料、播種、消毒、覆土,一派繁忙景象。這里便是貴州云豐菌業有限公司的林下紅托竹蓀食用菌種植示范基地。每天在基地務工人數達50人左右,極大提升當地群眾的經濟收入。
“像我們這種50多歲的年紀,工廠是進不了了,現在云豐公司在這里種植紅托竹蓀,我們在家門口務工,不僅包餐,每月還能有兩三千的收入,確實給我們解決了生活上的困難。”工人丁貴珍告訴記者。
貴州云豐菌業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食用菌菌種生產、種植、加工、銷售,由貴陽市白云區食用菌專班招商入駐。貴州云豐菌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黎富平介紹,該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建設紅托竹蓀種植基地,2022年,預計在貴陽市白云區完成林下紅托竹蓀種植600畝,預計產量800噸,預計帶動就有20000余人次增收,產值4000萬元。
據了解,食用菌作為白云區的優勢特色產業,近年來發展迅速,不斷優化產業結構,不斷夯實產業基礎,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極大提升了全區產業效益。在探索產業發展新路上,全區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利用豐富的林地資源發展林下食用菌種植,并引進龍頭企業,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以冬蓀、紅托竹蓀、天麻為主的林下經濟,帶動山區百姓致富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據了解,2021年,白云區累計完成食用菌種植規模4562.7 萬棒(畝),其中,全年完成林下食用菌種植規模680畝。主要種植品種有香菇、平菇、羊肚菌、紅托竹蓀、冬蓀等;實現產量2.56 萬噸,實現產值3.27億元。
未來,白云區將繼續緊盯產業目標,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品種結構,擴大林下種植,逐漸做大產業規模,在確保全年完成4200 萬棒(畝)的目標下,鞏固“一園多點”的良好態勢,充分突出“一園”引領示范,做強“多點”擴大規模。此外,將圍繞“種植在全省、加工在貴陽、銷售在全國”的思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優勢企業。重點指導與監督精深加工,深化產業園區;加強品牌創建,樹立“云尚菇”區域公共品牌良好形象,推進品牌化銷售;提升技術水平,為食用菌產業投入科技力量,有力有效促進全省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
“像我們這種50多歲的年紀,工廠是進不了了,現在云豐公司在這里種植紅托竹蓀,我們在家門口務工,不僅包餐,每月還能有兩三千的收入,確實給我們解決了生活上的困難。”工人丁貴珍告訴記者。
貴州云豐菌業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食用菌菌種生產、種植、加工、銷售,由貴陽市白云區食用菌專班招商入駐。貴州云豐菌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黎富平介紹,該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建設紅托竹蓀種植基地,2022年,預計在貴陽市白云區完成林下紅托竹蓀種植600畝,預計產量800噸,預計帶動就有20000余人次增收,產值4000萬元。
據了解,食用菌作為白云區的優勢特色產業,近年來發展迅速,不斷優化產業結構,不斷夯實產業基礎,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極大提升了全區產業效益。在探索產業發展新路上,全區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利用豐富的林地資源發展林下食用菌種植,并引進龍頭企業,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以冬蓀、紅托竹蓀、天麻為主的林下經濟,帶動山區百姓致富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據了解,2021年,白云區累計完成食用菌種植規模4562.7 萬棒(畝),其中,全年完成林下食用菌種植規模680畝。主要種植品種有香菇、平菇、羊肚菌、紅托竹蓀、冬蓀等;實現產量2.56 萬噸,實現產值3.27億元。
未來,白云區將繼續緊盯產業目標,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品種結構,擴大林下種植,逐漸做大產業規模,在確保全年完成4200 萬棒(畝)的目標下,鞏固“一園多點”的良好態勢,充分突出“一園”引領示范,做強“多點”擴大規模。此外,將圍繞“種植在全省、加工在貴陽、銷售在全國”的思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優勢企業。重點指導與監督精深加工,深化產業園區;加強品牌創建,樹立“云尚菇”區域公共品牌良好形象,推進品牌化銷售;提升技術水平,為食用菌產業投入科技力量,有力有效促進全省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