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全球松茸的主產國,每年松茸產量大約5000噸,而其中有六成左右產量集中在四川,如何真正挖掘出其價值帶動鄉村振興?11月28日,一場圍繞松茸主題而展開的特別論壇在成都舉行,會上營養專家、高校代表以及眾多企業家等匯聚一堂,共同為四川松茸做大做強獻言獻策。
在會上,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張立實從松茸營養價值角度深度解析了有“菌中之王”之稱的松茸價值所在。張立實教授認為,雖然松茸的營養價值較高,卻與目的市場價值、產業價值呈現不相符,行業發展尚處于較為粗獷的傳統初級階段,市場創新研發、精細深加工等方面還較為欠缺,尚未完全體現出其應有的價值。
“中國的蟲草行業每年產值大約500億元,而松茸行業產值每年卻只有30-50億元,為什么松茸的產值不高?”會上,戰略定位研究專家劉仰東認為,這可能與視松茸只是一種食材、行業定位賣食材等因素有關,未充分發揮其價值,應該“重新定義松茸品類價值,徹底打破傳統的銷售方式,轉向由賣價格到賣價值,由賣產品到賣品牌的市場之路”,并且制定并執行相關的行業標準,充分釋放松茸價值。
主辦方代表,貢極松茸創始人藍星表示:“目前松茸市場存在有采摘無保護、有產品無品質、有價格無價值、有品類無品牌的現象?!彼ㄗh,地方政府、高校、企業等應一道從保護松茸、創新研發到精細加工、重塑價值等方面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