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屆海峽兩岸食用菌加工及綜合利用技術創新論壇在福州舉辦,來自海峽兩岸食用菌加工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等,圍繞“科技菌業·綠色創新”主題,開展多種形式的學術交流。
論壇由農業農村部(福建農林大學)食用菌加工及綜合利用技術集成科研基地、臺灣保健食品學會共同主辦。福建農林大學副校長、“食用菌加工集成科研基地”主任鄭寶東在會上表示,福建2020年食用菌全產業鏈總產值1180億元,正處在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轉型關健期,迫切需要加強海峽兩岸食用菌產學研深度融合。
會上發布的“杏鮑菇多糖提取研究及產品深加工技術開發”等10項食用菌加工技術成果,受到與會專家學者的充分肯定。臺灣保健食品學會會長龔瑞林教授認為,“食用菌加工集成科研基地”建設將大力支撐食用菌加工技術創新及產業化應用,對海峽兩岸食用菌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在農業農村部支持下,福建省農業農村廳積極爭取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條件建設項目,于今年8月份“十四五”期間全國首個食用菌加工及綜合利用技術集成科研基地落地福建農林大學。該項目總投資1800萬元,其中中央投資1500萬元,主要用于食用菌采后保鮮、加工新技術、營養功能食品等研究與產業化應用示范平臺建設。
為確保項目順利實施,福建省農產品加工推廣總站作為項目主管單位,積極與福建農林大學溝通聯系,以計劃清單、任務清單、績效清單為抓手,指定專人負責,不定期跟蹤進度,規范信息填報,強化項目審批、實施、監管,共同推進項目有序建設。截止目前,福建農林大學已完成投資約585萬元,約占總投資的33%。
據介紹,下一階段,“食用菌加工集成科研基地”將加大力度開展關鍵技術研究和核心裝備創制,推進“產學研推用”合作機制,推動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