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云南省科協組織的“百名專家科技下鄉”活動走進易門,舉辦野生食用菌促繁及設施栽培食用菌技術培訓,進一步提升菌農促繁及設施栽培的管理水平,推動“云菌”產業做大做強,促進菌農增產增收。
培訓中,省科協“百名專家科技下鄉”活動專家庫專家、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昆明綜合試驗站站長,玉溪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分別從干巴菌保育促繁技術、牛肝菌保育促繁技術、羊肚菌人工栽培技術等方面,為學員們作了深入淺出的講解。
“聽了兩位專家的講解,我對野生菌的保育促繁有了全新的認識,在今后的農科工作中,將會對我們和農戶在野生菌保育促繁及人工食用菌栽培方面起到指導促進作用。”綠汁鎮農科站學員景月說道。
培訓期間,多位學員從栽培實踐中遇到育種、栽培、保育、促繁、生態修復、病蟲害防治及微生態調節及栽培技術推廣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向老師提出咨詢。
易門縣縣協主席表示做強做大易門的云菌產業,野生菌保育促繁是重中之重,今天的講座對我們易門野生菌產量的提升、促繁技術的提高具有非常好的作用。
據了解,易門縣野生食用菌種類多、品質優,現已開發可食用野生菌100余種,年采集量6000余噸。除野生菌外,易門相繼開展了平菇、榆黃菇、鳳尾菇、羊肚菌等10多個品種的人工食用菌栽培,建成食用菌栽培試驗示范基地2個,2020年栽培面積600多畝,產量2000余噸、產值24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