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頂側耳”食用菌又名榆黃蘑、雞油菌,含有蛋白質,氨基酸和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其中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含量豐富,特別是谷氨酸和賴氨酸含量很高,既是美味食用菌,又是具有滋補作用的藥用真菌。
在種植大棚里,依次排列的菌包上長滿了一簇簇金黃色的蘑菇,工人們正在小心翼翼地進行采收。通過根部清理、降溫保鮮后,新鮮的“金頂側耳”就進入了超市銷售。

據公司負責人介紹,自去年9月份通過石膏井村村委會搭橋后,開始著手試種植,經過7個多月的培育,目前,共培育“金頂側耳”菌包3萬余包,投產2萬余包,鮮菌產量達30噸,按市場價鮮菌每公斤10元,干菌每公斤65元計算,實現產值30萬元以上。
普洱木源商貿有限公司法人萬云程介紹說:“現在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所有的這些菌包的技術都比較成熟以后,我們就大量推廣周邊的農戶來種植,由我們公司來回收,技術方面也由我們來提供,教老百姓來種植,一個菌包的產量在1.5公斤左右,一畝可以種2萬個菌包左右,畝產量在30噸左右。”
寧洱縣同心鎮石膏井村距寧洱縣城13公里,緊鄰磨思高速公路,交通方便,氣候適宜。近年來,該村依托便利的交通優勢和自然資源環境,主動作為、廣開門路,通過“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的合作模式,在河谷地帶發展蔬菜、花卉、甜脆玉米種植,在邊坡、緩丘、半山坡發展高粱、水果等耐旱產業種植,同時引進基圍蝦養殖、面條加工廠、磚廠等小微企業投資建廠,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
寧洱縣同心鎮石膏井村村民委員會主任李文忠說:“目前,我們招商引資進來的菌子種植,試種成功,初見成效。在今后的鄉村振興中,要帶動我們全村的農戶進行種植,由公司提供菌種、菌包,然后再由公司進行回收的這種模式發展我們的菌子產業。還有我們專業合作社,蔬菜種植,玫瑰花,相思豆等的種植,都列入了我們縣的項目庫,同時都融入村集體經濟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