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桑黃應該是桑黃類,包括多個種類,所有桑黃種類都具有增強免疫力等功能。古書中桑黃(耳)的藥用功能和現代的研究差別很大,古書中報道的長江以南的桑黃有可能不是粗毛纖孔菌Inonotus hispidus,因為該種是溫帶種。”12月19日,北京林業大學教授戴玉成在2020第二屆中國桑黃產業發展大會主旨報告上指出。會上,他分享了桑黃的種類多樣性研究,對桑黃的傳統藥用功能、現代桑黃的研究歷史、現代桑黃種類的分子系統學研究、現代桑黃種類、熱帶桑黃種類以及其他與桑黃有關的種類進行了梳理。
據戴玉成介紹,桑黃作為著名的傳統藥用真菌,在中國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但這個真菌種類曾經被誤認為裂蹄纖孔菌和鮑姆纖孔菌多年,直到2012年才發現該種實際應為一個新種。桑黃在《神農本草經》中叫桑耳,傳統藥用功能有治療痢疾、盜汗、臍腹澀痛、止瀉、脫肛瀉血、血崩、血淋、帶下、閉經、延年、解毒、提高消化系統機能等,但支持這些功能的現代研究報道不多。
桑黃的現代研究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放原子彈,導致當地癌癥病例猛增,而長崎女島因種桑養蠶而盛產“桑黃”,當地居民有服用桑黃習慣,且癌癥患者明顯少于其他地區,學者研究發現“桑黃”具有抗腫瘤功能,隨后發表了大量關于桑黃抗腫瘤的報道。在現代研究過程中,還發現了桑黃具有抗氧化、增強免疫力、抗腫瘤、抗菌、保肝護肝、降血糖血脂、預防和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抑尿酸和抗過敏等新功能,目前已有諸多關于增強免疫力和抗腫瘤研究的報道。

談及現代桑黃種類的研究史,戴玉成指出,基于傳統形態研究,桑黃最早歸屬木層孔菌Phellinus,曾經叫裂蹄木層孔菌Phellinus linteus (Berk. & M.A. Curtis) Teng,1963,這是由于20世紀70-80年代基于當時的分類研究技術手段認為桑黃與裂蹄木層孔菌形態相似。當時認為同一種多孔菌可以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分布,因多孔菌被認為是腐生菌,對寄主專化性認識不清。
1999年戴玉成在研究木層孔菌Phellinus時發現裂蹄木層孔菌P. linteus的模式產地是南美洲的尼加拉瓜,發現、并認為木層孔菌Phellinus所有種類有區域分布性和寄主專化性,認為南美洲的種類幾乎不可能分布到亞洲。隨后,戴玉成詳細研究了東亞廣泛分布的鮑氏木層孔菌P. baumii,發現鮑氏木層孔菌與裂蹄木層孔菌P. linteus不同,后者孢子大,菌管菌絲平行排列,當時認為桑黃的種類不是裂蹄木層孔菌,而是鮑氏木層孔菌。
“分子系統學研究發現,生長在桑樹上的桑黃與丁香、錦帶花等樹木上的桑黃處于不同支系,并有形態的區別,桑黃首次以新種發表。所有桑黃種類與木層孔菌Phellinus關系較遠,但與纖孔菌Inonotus親緣關系近,故桑黃的種類曾經歸屬纖孔菌屬。”戴玉成在談到現代桑黃種類的分子系統學研究時表示。報告現場,他列舉了詳實的資料并指出,最新基于3個基因片段的系統發育研究表明桑黃種類與狹義的纖孔菌也不同,所有桑黃處于一個獨立支系,故建立了桑黃屬Sanghuangporus,生長在桑樹上的桑黃為Sanghuangporus sanghuang,日本人飲茶和抗腫瘤的桑黃為桑樹桑黃。

關于對現代桑黃種類的明確,他介紹到,目前世界上有桑黃15種,中國有10種,隨著研究的深入還會有新桑黃種類發現,所有桑黃種類可能具有相近的功能,甚至所有銹革孔菌科的種類都具有相似功能。現場,戴玉成分享了目前所有15種世界范圍內桑黃的情況,他認為,與桑黃屬親緣關系密切的是Tropicoporus,最早把中國、日本和韓國桑黃定名為的裂蹄木層孔菌P. linteus實際屬于Tropicoporus,為方便起見把該屬命名為熱帶桑黃屬。他以圖片的形式分享了多張熱帶桑黃屬的種類,以及其他與桑黃有關的種類,如火木層孔菌 Phellinus igniarius ,粗毛纖孔菌 Inonotus hispidus,尤地褐層孔菌 Pyropolyporus yucatanensis ,裂木層孔菌 Phellinus rimosus,松木層孔菌 Phellinus pini。他還特別談到桑樹上的褐色多孔菌,桑樹桑黃 Sanghuangporus (Inonotus) sanghuang、粗毛纖孔菌 Inonotus hispidus和桑木層孔菌Phellinus mori,其中桑木層孔菌多糖含量最高。
最后,他表示,桑黃應該是桑黃類,包括多個種類,所有桑黃種類都具有增強免疫力等功能,古書中桑黃(耳)的藥用功能和現代的研究差別很大,古書中報道的長江以南的桑黃有可能不是粗毛纖孔菌Inonotus hispidus,因為該種是溫帶種,日本最早報道抗腫瘤的桑黃種類是桑樹桑黃Sanghuangporus sanghuang,目前栽培最多的桑黃是瓦尼桑黃Sanghuangporus vaninii,鮑姆桑黃和粗毛纖孔菌已經初步栽培成功,其他桑黃在栽培和功能方面有待進一步研究。
2020第二屆中國桑黃產業發展大會于12月18-20日在山東臨清舉行,期間進行了主旨報告、桑黃學術研討會、桑黃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暨企業家圓桌會議、桑黃產品展覽展示等環節,還舉行了中國菌物學會桑黃產業分會第一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會后參會代表前往黃河故道古桑樹群、臨清清源正本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參觀。由中國菌物學會、臨清市人民政府、易菇網主辦,由中國菌物學會桑黃產業分會、中國菌物學會菌物產業分會、臨清清源正本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由中國林產工業協會桑產業分會桑黃專業委員會、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浙江千濟方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湖北上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諸城市良工機械有限公司、德陽市明潤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協辦,并得到了臨清市農業農村局、臨清市先鋒路街道辦事處、臨清市科技局、臨清市發展改革委員會、臨清市中醫藥管理局、臨清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菌物學報》、《食用菌學報》、《食藥用菌》、海峽兩岸菇業聯誼會的支持,大會由武漢菌博會展服務有限公司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