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4日至25日,由安龍縣委宣傳部主辦的“菇鄉采風”活動有序開展,新浪網、貴州日報、攝影家、自媒體、微博大V、抖音網紅等10余名媒體人士、相繼走進安龍,“聚焦”食用菌產業扶貧,為11月上旬舉行的“2020中國·貴州(安龍)食用菌產業發展大會”做預熱宣傳。

在為期2天的采風活動中,各媒體人士走進安龍縣蘑菇小鎮林下菌種植基地、景地公司T2出菇棚、紅星村高標準種植基地、三友公司多品種展示及菌棒生產、香車河林下菌種植基地等,聽取相關負責人介紹,采訪務工群眾和致富帶頭人等,用鏡頭和筆尖記錄安龍縣發展食用菌產業,為鄉親們帶來的實惠和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所做出的的貢獻。


采風中,記者們重點圍繞菌材林建設、食用菌育種、菌棒加工、菌棚種植、深加工、廢棄菌棒處理等環節,探訪安龍縣食用菌產業體系。據介紹,從2016年開始,安龍縣充分利用國家政策支持以及優越的氣候資源,將食用菌產業發展為當地支柱性產業,短短幾年時間,已經實現了食用菌產業全覆蓋,成為我國知名的食用菌種植大縣。

.jpg)
在安龍縣林下食用菌種植核心基地的春潭街道西河社區,記者們對正在基地采收木耳的精準扶貧戶、食用菌種植能手深入采訪。


30出頭的張堂治是易地扶貧搬遷戶,承包了30000個菌棒。“我們這里是核心區,每天基本都有幾十人在務工。”趁著休息的間歇,張堂治和記者們介紹,這幾年,不少貧困戶因種植食用菌實現了脫貧。



“全心全意跟黨走,永遠不忘黨的恩。”在基地里,65歲的郭貴英用山歌的形式,表達了對黨的感謝。“像我們這把年紀,還能在家門口就業,一天80元,我們要永遠感謝黨。”
.jpg)

據統計,2020年截至目前,安龍縣共建成大棚11000余畝,建成菌棒(袋)加工廠5.57萬平方米,建成食用菌生產銷售環節各類車間1.68萬平方米,完成食用菌種植3.4萬畝,直接帶動農戶4506戶19026人參與種植,78430余人次入企、入棚、入林務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