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前所未有的瘋狂,正在香格里拉上演。大量打著香格里拉名號的外地松茸飛向全國各地,快遞企業單量暴增,松茸沒有最低價、只有更低價……
“五花八門、魚目混珠、以次充好、亂七八糟”,這是眼下香格里拉乃至云南松茸市場的真實寫照。一些心系行業健康發展的業內人士擔憂,這或許是香格里拉松茸“最后的晚宴”。

日發單量破萬
7月松茸寄遞量同比增長9至10倍
這個江湖的形成與順豐有著直接的關系。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產自香格里拉的松茸均是以出口日本、韓國等國為主。由于受限于物流運輸保鮮,松茸的內銷一直沒取得長足發展。但這一切在2014年發生了改變,當年順豐正式步入松茸寄遞市場,松茸內銷由此呈現逐年暴增的態勢。
看到順豐嘗到甜頭后,中通、郵政、德邦等物流企業相繼入局。但由于受限于時效、冷鏈、貨機、最后一公里配送、賠付、服務等因素,新入局的物流企業的業務沒有太大起色,八九成以上的市場被順豐牢牢占據。

2020年順豐松茸項目啟動儀式
7月28日,是見證奇跡的一天。當天順豐在香格里拉的松茸寄遞量首次突破萬單。據云南順豐速運有限公司銷售總監饒文強介紹,在寄遞量破萬后,這些天香格里拉的單量持續向上走,而往年最高峰時也就五六千單。
“整個云南的松茸單量也實現了爆發式的增長,目前日單量突破3萬單;7月云南松茸寄遞量較去年同期增長了9至10倍。”據饒文強介紹,這樣的爆發態勢還在繼續。
從往年的松茸發貨情況來看,云南的松茸件量主要集中于香格里拉、麗江和昆明三地。“這三地的松茸件量占比通常是3:3:4,但眼下這樣的占比變成了4:3:3。” 饒文強也注意到其中的一些變化,比如麗江的單量也開始增多。
據常年在香格里拉經營松茸的唐鋒(化名)分析,香格里拉的松茸銷售熱潮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畢竟有大量新入局者、外地松茸涌進來,暫時難降溫”。對于今年會有多少票,饒文強說不好預估,其坦言畢竟全國松茸總產量是有限的。
常年在香格里拉、麗江等地經營松茸的張強(化名)算了筆賬,這兩天光順豐的松茸包裹就已經達到3萬票,要是單個包裹按照一公斤來算,每天有30多噸松茸源源不斷地發往全國各地。
松茸大年
預計產量較往年增50%,出口疲軟內銷旺盛
新冠疫情也波及到這個行業,其中在出口一端尤其明顯。
“往年云南松茸出口600余噸,今年能保住一半就不錯了。除了日本、韓國等國消費不旺而外,受疫情影響國際航班運輸也頗費周折。”云南省松茸商會會長湯希金介紹說,昆明直飛日本、韓國的航班被取消,被迫到上海中轉,時間成本與運費大幅上漲,往年每公斤運價35元,而今年增加至50元。
伴隨著松茸大年到來,加大力度做內銷勢在必行。
據湯希金介紹,云南是全國松茸主產區,產量大、貿易量大,而香格里拉又是云南的主產區。從目前狀況來看,今年算是松茸大年,預計產量會較往年增加50%。目前,云南產區松茸日出貨量達四五十噸,受供求關系影響,價格較往年同期下降了百分之二三十。
在云南做松茸貿易的企業中,云南晶捷經貿有限責任公司算是比較大的企業,往年出口和內銷各占一半。7月30日,該企業內銷發貨量為1噸多,而在出口一端就只有100多公斤。“今年內銷會遠遠多于出口。”其總經理李晶介紹。
得益于物流寄遞難題得以解決,再加上電商發展、消費市場培育等利好因素推動,松茸內銷已經遠超出口。以2019年為例,云南松茸出口量為570噸,國內市場銷量在1000噸左右。
盡管目前松茸鮮貨一端銷售火爆,但在加工制品一端受疫情影響嚴重。“受疫情影響,消費不旺導致往年的庫存還處于高位,這也導致這些企業沒有更多資金來做今年的庫存。”再加上大量四川等省的松茸進入云南市場,對于松茸價格能否挺得住,湯希金有些擔憂。
價格跳水?
低價松茸要么是殘次品,要么是“外地貨”
在很多人看來,今年松茸內銷必然是爆發式增長的一年,主要原因是網紅等新入局者加大了松茸宣傳和市場培育。
張強最近注意到,受疫情影響,很多麗江商鋪、客棧、旅行社等經營困難,在松茸季到來之際,這些經營者紛紛加入到松茸銷售的行列中,幾乎形成“人人賣松茸”的態勢;大量新入局者涌入香格里拉,甚至出現酒店一房難求的情況,香格里拉周邊鄉鎮的酒店最近都處于爆滿狀態。
饒文強也注意到,今年有大量的網紅加入這個領域,而網紅在帶貨時的“洪荒之力”大家均有所見識,這也是最近單量爆發的原因之一。
某種程度上,網紅帶貨是低價售賣的代言詞。要走量就必須得低價,而香格里拉松茸一直就不是低價松茸的代表,那么如何達成呢?
“在云南昆明的野生菌市場上,松茸的價格已經降到每公斤100元左右。”央視財經相關報道中提到。在一些網絡平臺上甚至還形成了“云南松茸價格大跳水”的熱點。這樣的說法也引發云南松茸界一片嘩然:別說香格里拉的松茸,就算是云南其他地方產的也不止這個價格,目前價格在150元-800元/公斤不等。
在唐鋒看來,這樣低價的松茸要么就是殘次品,要么就是“外地貨”。據多位經營松茸的人士講述,近一段時間以來有外地貨涌入香格里拉,像四川一帶的松茸全程沒有冷鏈花十幾個甚至二十個小時運過來,品質往往已受損。
唐鋒表示,早上開市,“外地貨”收貨價要便宜100元左右;到下午,“外地貨”價格大跳水,可以賣到100多一公斤;到晚上,還沒賣出去的“外地貨”,被以幾十元一公斤的價格賣出,然后制作成松茸凍干,常年以香格里拉松茸的名義賣著好價錢。
魚目混珠
獲利空間大,“外來貨”當香格里拉松茸賣
在四川、滇藏邊界等地,甚至云南一些區域,由于生長環境和海拔緯度不同,出產的松茸品質也有差別。再加上不是主產區,產業配套不成熟,當地銷售受限,往往賣不出好價錢。每年,都會有很多外地松茸涌入香格里拉,今年的情況更為明顯。

外地松茸
張強坦言,自己目前發的貨百分之八十不是香格里拉的,有的產地是四川,算下來四川的獲利空間更大。“比如同樣是5-7cm的,香格里拉松茸每公斤賣價400元,要賠一二十元,但四川的僅賣260元,還能獲利一二十元。”
為了讓松茸賣出好價錢,很多商家從幾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外運抵香格里拉,而后打著香格里拉松茸的名號來售賣。據張強估算,目前從香格里拉發出的松茸中香格里拉的不足10%。
正是這些“外地貨”大量涌進香格里拉,再加上網紅等大量新入局者的參與,才助推松茸寄遞單量出現爆發式的增長。這樣的現狀也讓湯希金頗為頭疼,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他多次用“五花八門、亂七八糟、魚目混珠、以次充好、市場混亂”等詞語來形容目前的狀況。
在業界看來,從產地到餐桌最佳保鮮時效是72小時以內,在采摘后通常要放到冷庫進行2-4小時的預冷處理,讓其進行休眠,但很多經歷長途跋涉的松茸往往沒有經過這道程序的處理。這樣一來,品質也就打了折。
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按理說,無論產自外地還是香格里拉都是松茸,入市銷售無可厚非,但冒充香格里拉的貨,再加上其品質往往沒有保障,這就不地道了,是在欺騙消費者。
“最后的晚宴”
避免劣幣驅逐良幣,應積極創建產地品牌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在張強看來,今年大量的新入局者要是賠錢了大多堅持不了多久,就算是賺了錢的也不會長久做,何況目前市場價格倒掛、虧損情況嚴重。這段時間以來,張強單做松茸并未賺錢,而是在預冷處理、打包等基礎服務上賺到了錢。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在供應鏈上賺到錢。
云南晶捷經貿有限責任公司也在做著類似的轉變。據李晶介紹,他們目前已經建立標準化的松茸供應鏈體系,通過自身的銷售渠道以及百余個經銷商,讓松茸在72小時內實現從產地至餐桌的供應。
然而,在供應鏈上賺錢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更多參與者均是圍繞著松茸的價差做文章。這樣一來,市場的瘋狂愈發凸顯。
在很多人看來,眼下香格里拉松茸市場的瘋狂有點“最后的晚宴”味道。多位受訪的業內人士均表示,之所以會出現上述情況,除了商家本身的問題外,消費者也有自身的問題,比如對松茸的品質缺乏鑒別能力,以及貪圖便宜的心理讓很多人總抱著“只要是松茸,只要便宜就行”的態度。
在這虛假繁榮的背后,很多人擔憂會傷及香格里拉松茸的可持續發展。“這也就是‘劣幣驅逐良幣’的道理。”在唐鋒看來,長此以往,將會影響到香格里拉松茸的價格,眼下臨近松茸銷售高峰,一旦出現市場大量低價供應,無形中會形成“松茸低價”的膚淺認知,難免會導致香格里拉松茸價格跳水,影響整個產業的發展。
在很多人看來,必須盡快改變這樣的局面,但眼下在多個層面均沒有形成有效舉措。湯希金建議,云南松茸行業應該盡快制定相關規范標準,積極創建產地品牌。這需要政府、商(協)會、市場監管方、松茸商家、物流企業等相關方共同參與進來。
對于目前的市場狀況,張強顯得很悲觀,在接受采訪時,他多次把這場狂歡視為“最后的晚宴”。有些人甚至開始擔心,香格里拉松茸會不會有一天“淪落”到牛肝菌一般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