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在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夾石鎮三陽村的壩區產業基地里,每天都有20多名工人在產業基地大棚里平整土地、消毒作業、搬運菌棒和接種,忙得不亦樂乎。
按照市委、市政府“9+2”幫扶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產業發展模式,萬山區駐夾石鎮工作隊積極行動,在鎮黨委、政府和三陽村委會的支持和協調下,迅速完成了三陽村壩區和三孔村壩區產業基地土地流轉290畝、土地平整1.1萬平方米、食用菌基地消毒1.01萬平方米、覆蓋遮陽網1.05萬平方米,為萬山區菌棒到夾石鎮三陽村安家筑好了“暖巢”。
在產業基地里,村民陳霞的臉上樂開花,她說:“我去年在廣東佛山打工,今年受疫情影響沒有外出。現在大壩發展食用菌、竹蓀產業,需要工人用工,我在這里干了一個星期的活,每天有70元收入,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
自先進村“1+1”結對幫扶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助力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萬山敖寨鄉中華山村聚集力量蹲點幫扶,無償支援食用菌菌棒,推動沿河夾石鎮三陽村有效整合資源,發展扶貧產業。
“我們從3月7日開始生產菌棒,每天生產1萬多棒,消毒40小時后就可以運往沿河三陽村了。”中華山村村主任毛照新向筆者說道。
據了解,萬山中華山村將援助沿河三陽村40萬棒食用菌,目前第一批3.6萬棒和20萬棒菌種已經運到三陽產業基地,已經完成菌棒接種9200棒,剩余菌棒預計將在3月底前全部運輸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