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隨州商標受理窗口正式掛牌運行,該局同時批準“隨州香菇”“隨州香稻”注冊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隨州地處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交匯地帶,生態優良、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氣候溫和濕潤,晝夜溫差大,形成了隨州香稻“外觀整齊、顆粒細長、色澤光亮、營養豐富,蒸煮自然清香、米飯棱角分明,入口香軟有彈性、米飯冷后不返生”的獨特品質。今年9月,袁隆平院士為“隨州香稻”題字,助推隨州優質稻米產業發展。
隨州種植香菇有40余年的歷史,是聞名遐邇的“中國香菇之鄉”。全市現有食用菌從業人員30多萬人,年綜合產值超過200億元,出口創匯6億多美元,居全省之首、全國前列,已成為華中地區最大的香菇交易集散地和區域性菌種生產供應基地。2019年,隨州市隨縣國家現代農業(香菇)產業園項目獲得國家批準,隨州香菇產業再次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隨州地處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交匯地帶,生態優良、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氣候溫和濕潤,晝夜溫差大,形成了隨州香稻“外觀整齊、顆粒細長、色澤光亮、營養豐富,蒸煮自然清香、米飯棱角分明,入口香軟有彈性、米飯冷后不返生”的獨特品質。今年9月,袁隆平院士為“隨州香稻”題字,助推隨州優質稻米產業發展。
隨州種植香菇有40余年的歷史,是聞名遐邇的“中國香菇之鄉”。全市現有食用菌從業人員30多萬人,年綜合產值超過200億元,出口創匯6億多美元,居全省之首、全國前列,已成為華中地區最大的香菇交易集散地和區域性菌種生產供應基地。2019年,隨州市隨縣國家現代農業(香菇)產業園項目獲得國家批準,隨州香菇產業再次迎來新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