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莉莉作報告
“2019中國桑黃產業發展大會召開,中國菌物學會桑黃產業分會的成立,2019年或將成為我國桑黃產業發展元年。”9月7日,易菇網市場部經理史莉莉在2019首屆中國桑黃產業發展大會“桑黃產業企業家論壇”上進行了2018桑黃產業發展報告分享。會上,她從2018年全國桑黃產業發展現狀、我國桑黃產業未來發展趨勢、我國桑黃產業發展背景、我國桑黃產業可持續發展建議四個方面進行詳細闡述。
“我國桑黃人工栽培主產區主要為東北地區、華東地區、安徽大別山地區。根據易菇網市場部調研,2018年我國桑黃種植面積約89萬平方米,年產量150余噸。”史莉莉介紹,浙江千濟方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桑黃銷售規模較大的企業之一,2018年銷售額在5000萬左右;菌種方面,主要采取菇木分離或組織分離技術獲得純菌種,我國桑黃菌種研究方面擁有專業科研團隊的企業有二十余家,其中江蘇蕈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自2017年以來已生產桑黃菌種2萬多包,出菇菌包達20多萬袋;在人工栽培模式方面,目前我國桑黃的栽培模式主要有短木段栽培、木屑代料栽培等栽培模式。我國吉林省、安徽省主要以短木段栽培為主;浙江省、江蘇省以代料栽培為主。
談及桑黃產業加工現狀,史莉莉表示,我國桑黃藥用歷史雖然長達二千多年, 但因《中國藥典》未收載。受法規限制,桑黃多以食品、初級農產品進入市場,加工方面主要以桑黃子實體切片或顆粒,超細粉等為主。目前市場主要流通產品為桑黃茶,有子實體顆粒、片劑、袋泡劑茶及組合茶的形式進行售賣。易菇網市場部還從全國部分地區桑黃整體行情價格了解到,不同地區桑黃價格差異較大,與桑黃產地、品種等均有關系。
“調研顯示,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桑黃種類主要有楊樹桑黃、暴馬桑黃、大孔忍冬桑黃和錦帶花桑黃。”通過線上線下的調研情況,史莉莉對市場情況進行了總結。一是商家主要根據寄主不同命名,如“桑樹桑黃”、“楊樹桑黃”等;二是桑黃市場品種雜亂,真假難辨;三是大部分商家以“野生”作為賣點;四是部分商家銷售的不是桑黃,也作為桑黃進行銷售。面對目前的桑黃市場,她還提出“如何規范及整治市場?”同時,她也期待桑黃產業分會能夠發布一份白皮書!

報告現場
對于桑黃產業未來發展趨勢,史莉莉從人工栽培、保健食品、深加工等方面進行了介紹。她表示,我國人工栽培桑黃技術才剛剛起步,隨著桑黃的用量日益加大,野生桑黃資源越來越稀少,因此發展人工桑黃生產是當前研究和開發的熱點之一。她還特別提到千濟方陳曉華總經理報告中對桑黃未來幾年的產值的估算,預計2022年,桑黃人工栽培產量將達到600噸。在深加工方面,她指出,桑黃菌絲體和多糖可廣泛應用于各種食品、保健食品、醫藥、化妝品等,合理開發利用桑黃藥理資源,可以提升桑黃潛在利用價值。
談及桑黃產業發展背景,她表示,2019中國桑黃產業發展大會召開,中國菌物學會桑黃產業分會的成立,2019年或將成為我國桑黃產業發展元年。
最后,在桑黃產業可持續發展方面,她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核查桑黃野生資源,制定可持續發展計劃;規范桑黃品種;加大研發投入,促進科技創新;建立多方面的合作聯動機制,推進桑黃產業的規范化管理;開源節流,促進菌林可持續發展;規范產業發展,構建可持續發展質量;嚴防炒作,做好行業聲譽維護,創建主流信息平臺;積極開發桑黃消費市場;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立足“工廠化、集約化”;弘揚桑黃文化,強化品牌建設。多舉措、嚴規范地促進我國桑黃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2019首屆中國桑黃產業發展大會由中國菌物學會、國家食用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易菇網主辦,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中國菌物學會菌物產業分會、中國菌物學會桑黃產業分會、易菇網、浙江千濟方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承辦,中國中藥協會藥用菌物專業委員會、中國保健協會菌物產業分會、浙江省食用菌協會、浙江省食用菌裝備協會、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海寧宏欣農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參與協辦,并得到了諸城市良工機械有限公司、仙草堂(中國)桑黃產業基地、湖北上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的贊助,由武漢菌博會展服務有限公司執行。 2019首屆中國桑黃產業發展大會是國內首次以桑黃為主題的全國性專題會議,對提升桑黃資源在健康產業體系中的開發和應用價值,推動政府主管部門公共政策制定,促進我國桑黃產業的振興及有序、健康發展將起到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