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為明作報告
“我國有限的桑黃資源被過度采集,導致桑黃野生資源瀕臨枯竭,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9月7日,在2019首屆中國桑黃產業發展大會桑黃學術研討會上,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蔡為明向與會代表分享了人工栽培桑黃及其活性成分與功效研究分析的報告。他從桑黃的歷史記載、桑黃保健與藥用價值研究進展、桑黃人工栽培技術研究進展、人工栽培桑黃安全性與活性成分及功效研究進展、桑黃產品開發進展與存在的問題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說明。

報告現場
桑黃保健與藥用價值研究進展方面,蔡為明研究員進行了詳細闡述。現代醫藥學中,桑黃的主要功效成分有多糖、黃酮、多酚、木糖氧化酶、香豆素、生物堿、原兒茶醛等。"桑黃在抗癌方面具有阻止癌細胞生成、抑制腫瘤轉移、誘導癌細胞凋亡的作用;在抗氧化方面可提高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其他藥理作用方面有提高免疫力、止血活血、降血糖、抑菌消炎等作用。同時在提高免疫力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同時,他表示,我國有限的桑黃資源被過度采集,導致桑黃野生資源瀕臨枯竭,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迫切需要開展桑黃人工栽培技術研究,目前我國桑黃人工栽培分段木和代料栽培兩種方式,主要模式有代料單季/雙季大棚栽培模式、林下仿野生栽培模式、工廠化栽培周年模式。在桑黃人工栽培品種選育方面,該團隊育成桑黃新菌株‘浙黃1號’,計劃申報品種審定。
在人工栽培桑黃安全性、活性成分與功效研究進展方面,蔡為明團隊通過進行人工栽培桑黃急性毒性測試、人工栽培桑黃對癌細胞增殖抑制作用測試、人工栽培桑黃純化多糖PPB—2的抗氧化及DNA保護作用測試、人工栽培桑黃抑制淀粉酶和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作用測試,實驗結果表明,人工栽培的桑黃對人胃癌、肺癌、肝癌、胰腺癌細胞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桑黃細粉的抑制作用優于菌絲體。

報告現場
隨著桑黃研究的不斷深入和人們對桑黃功效作用的認知不斷加深,桑黃產品開發進展加快,除傳統中醫藥中提到的可治療痢疾、盜汗、血崩的功效外,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其具有治療癌癥、肝炎、利尿劑、養顏等功效。根據其特殊的功效,研發出桑黃片、桑黃酒、桑黃超微精粉膠囊、桑黃茶、桑黃化妝品等。當前桑黃產品開發中存在如下問題:沒有列入《中國藥典》、沒有列入“即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名單”、沒有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單”,在藥材標準和炮規制訂方面也沒有統一標準,對于桑黃規范標準認定還任重而道遠。
2019首屆中國桑黃產業發展大會由中國菌物學會、國家食用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易菇網主辦,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中國菌物學會菌物產業分會、中國菌物學會桑黃產業分會、易菇網、浙江千濟方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承辦,中國中藥協會藥用菌物專業委員會、中國保健協會菌物產業分會、浙江省食用菌協會、浙江省食用菌裝備協會、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海寧宏欣農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參與協辦,并得到了諸城市良工機械有限公司、仙草堂(中國)桑黃產業基地、湖北上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的贊助,由武漢菌博會展服務有限公司執行。 2019首屆中國桑黃產業發展大會是國內首次以桑黃為主題的全國性專題會議,對提升桑黃資源在健康產業體系中的開發和應用價值,推動政府主管部門公共政策制定,促進我國桑黃產業的振興及有序、健康發展將起到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