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早稻收割的全面展開,廣西秋冬食用菌備栽工作也陸續展開。7月22日,自治區農業技術推廣總站下發了《關于做好2008年下半年食用菌生產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及早謀劃,早做準備,充分發揮食用菌產業短平快的優勢,實現大災之年農民增收和2008年度食用菌鮮品總產量70萬噸的發展目標。
7月29日,桂林市召開了有全州、興安、灌陽3縣農業局局長、技術骨干以及3縣相關鄉鎮主要領導、企業和協會代表、食用菌種植大戶參加的“桂林市秋冬食用菌座談會”,確定湘江流域的全州、興安、灌陽為該市今后食用菌生產主導產區。桂林市農業局鄧康康局長親自到會,并在會議上提出:今年秋冬食用菌生產在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的同時,要突出五個“強化”,即強化季節、質量、服務、市場、創新意識。為今年全市食用菌種植面積突破2700萬平方米,力爭3000萬平方米作出貢獻。要打出桂林食用菌的品牌,把桂林打造成廣西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基地。自治區農技推廣總站郎寧副站長專程到會指導,他在會上充分肯定了桂林市近年來緊緊抓住機遇,食用菌生產成效顯著,今年又比其他市縣起步早、行動快,相信一定會有好效果。
金秀縣充分利用獨特的氣候地理條件發展食用菌周年化生產,去年以來,該縣引種桑枝云耳成功后,種植規模不斷擴大,已發展到利用桑枝栽培云耳、秀珍菇、香菇等品種。目前,該縣投資建設的食用菌制種制包一體化車間已經初步建成并開始制種,預計下半年制包300萬袋。
此外,凌云、鐘山、恭城、防城區、覃塘區等地正積極開展農民科技培訓,并進行裝袋、滅菌等設備調試,對冷庫、包裝與加工等生產設備進行擴充等,當地群眾也正在結合早稻收割,桑枝夏伐,積極備料。
自治區農技總站郎寧副站長(左一)在臨桂縣察看食用菌備料
蒙山縣為下半年生產的食用菌菌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