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麗偉作報告
“科學研究鼓勵百家爭鳴,但是亟待飛速發展的桑黃產業需要一個或者少數幾個統一名稱。”9月7日,2019首屆中國桑黃產業發展大會在浙江杭州舉行,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周麗偉研究員在主旨報告環節如是說。報告中,他就桑黃類真菌系統學及主要栽培種類情況進行了分享。

會議現場
目前稱為’桑黃’的幾十種真菌中,只有粗毛纖孔菌滿足古代桑黃圖片中具毛的特點。古代文獻中疑似粗毛纖孔菌的記載,“金黃色者”與粗毛纖孔菌野生幼小子實體的顏色一致;而原文所指“黑者”,也與粗毛纖孔菌完全成熟后變黑相符;宋代《大觀本草》中“桑黃”圖片顯示中藥“桑黃”周圍應該存在毛狀結構,這也與粗毛纖孔菌子實體表面明顯的毛茸相吻合。因此學界不少人認為粗毛纖孔菌應該是真正古代本草記載的中藥“桑黃”。對于這種觀點,周麗偉卻有不同的看法,他表示粗毛纖孔菌可能并非古籍中所描述的“桑黃”,他在新疆的蘋果樹上也采集到了該品種。但無疑的是它是一種重要的藥用真菌。

會議現場
對于未來,他認為應更為規范的確定桑黃學名,用正確的種名發表桑黃的藥用研究。下一步,可以尋找更多的桑黃新種以豐富桑黃新資源,促進桑黃產業的進一步發展。9月6-8日,以“科技驅動 產業振興”為主題的2019首屆中國桑黃產業發展大會在杭州奧城凱豪大酒店舉行,會議吸引海內外250余名參會代表前來參會。除主旨報告外,還進行了桑黃學術研討會、桑黃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桑黃產業企業家論壇、桑黃產業發展圓桌論壇,桑黃產品展銷環節,8日參會代表還前往海寧宏欣農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桑黃栽培基地參觀。本次大會由中國菌物學會、國家食用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易菇網主辦,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中國菌物學會菌物產業分會、中國菌物學會桑黃產業分會、易菇網、浙江千濟方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承辦,中國中藥協會藥用菌物專業委員會、中國保健協會菌物產業分會、浙江省食用菌協會、浙江省食用菌裝備協會、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海寧宏欣農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參與協辦,并得到了諸城市良工機械有限公司、仙草堂(中國)桑黃產業基地、湖北上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的贊助。會議由武漢菌博會展服務有限公司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