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多方采訪了解到,目前市場上對青海冬蟲夏草的認知度很高,對高品質的青海冬蟲夏草需求量也較大,但就目前來看,冬蟲夏草在青海和西藏分布密集區產量僅為25年前的10%,在全國的產量僅為25年前的3.5%左右。
一面是重金屬超標的提示帶來斷崖式打擊,一面又是市場上供不應求的青海冬蟲夏草;一面是青海冬蟲夏草產量告急,一面又是大量的假貨次品充斥著市場。該如何平衡這幾者之間的關系?未來,青海冬蟲夏草路在何方?
錯誤認識,“砷超標”帶來斷崖式打擊
冬蟲夏草砷超標!這源于2016年2月4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的《關于冬蟲夏草類產品的消費提示》,主要內容是:國家食藥監總局對冬蟲夏草原草、冬蟲夏草粉及冬蟲夏草純粉片進行監測檢驗,發現其中的砷含量為4.4—9.9毫克/公斤,而國家規定保健食品的砷含量不超過1mg/Kg,長期食用冬蟲夏草會出現砷攝入過量,砷可能在體內蓄積,存在較高的風險。
自此,大量自媒體開始不斷以此為噱頭深挖冬蟲夏草砷含量超標的問題。那么,冬蟲夏草究竟能不能吃?
采訪中了解到,砷作為天然存在于地球上的一種物質,其在自然界中幾乎無處不在,土壤、水、空氣、礦物、植物、動物體內、人體內中都含有微量的砷。砷分為有機砷和無機砷兩種,科學家尚未發現有機砷對人體有害,而對人體有害的則是無機砷。在我們日常的食物中,海帶和紫菜就富集了大量的有機砷。
那么,吃冬蟲夏草真的能達到砷超標的風險嗎?
青海索南才讓藏谷百草有限公司的索南才讓說,雖然青海冬蟲夏草每公斤砷含量為4.4—9.9毫克,但對冬蟲夏草醫療保健中的攝入劑量明確規定亞健康人群每日1—3克,重大疾病患者適當增加以提高功效,規定每日服用量不得超過20克。
“每公斤冬蟲夏草砷最高含量為9毫克,每克蟲草等于含砷0.009毫克,每日規定服用冬蟲夏草3克,則含砷0.027毫克。這與保健食品國家安全標準中砷限量為1.0毫克/公斤相差甚遠,只有一次性服用冬蟲夏草100克時才能達到這個量。”索南才讓說。
100克冬蟲夏草大概是多少根?索南才讓說普通草是400根左右。
“誰能一天吃400根冬蟲夏草?正常劑量服用冬蟲夏草怎么可能中毒?”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菌類本身就容易附積重金屬,青藏高原是綠色無污染的,生活在這方土地上的祖祖輩輩從來沒有出現過砷中毒的現象,當然,作為冬蟲夏草的主產區,我們應該組織相關人員去印證,用科研的手段還青海冬蟲夏草一個清白。”青海省畜牧獸醫科學園草原研究所冬蟲夏草研究室主任李玉玲說。
資源稀缺,青海冬蟲夏草產量告急
從2010年開始,我省連續多年開展冬蟲夏草資源調查。通過調查,基本摸清了冬蟲夏草的分布范圍、貯藏量、分布面積和采集量等基本信息。
那么,青海省冬蟲夏草資源主要分布哪里?
青海省冬蟲夏草主要分布在玉樹州雜多、稱多、治多、曲麻萊縣,果洛州瑪沁、甘德、達日縣,海南州興海縣和黃南州部分縣。
“盡管我省所產冬蟲夏草的數量和質量居全國前列,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省產量在告急。”李玉玲表示。
2007年6月至7月,由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組織的“青藏高原瀕危真菌——冬蟲夏草自然資源狀況”考察隊對青海、西藏、四川等省區的冬蟲夏草主要產區進行考察時發現,目前青海和西藏分布密集區產量僅為25年前的10%,在全國的產量僅為25年前的3.5%左右,而且產量呈下降趨勢。
“這和近年來草地生態環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亂挖濫采等因素有直接影響,當冬蟲夏草草生環境發生變化,冬蟲夏草菌的寄主昆蟲蝙蝠蛾幼蟲減少,影響了冬蟲夏草的數量和質量。”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我們一方面要保護資源,另一方面也要保護寄主昆蟲,蟲源少了,冬蟲夏草自然就少了,建議每年7月上旬至下旬,成蟲交配時,減少人為活動。”李玉玲說。
未來之路,青海冬蟲夏草產業怎么走?
多年來,冬蟲夏草遭遇了一段傳奇式的坎坷之路,但其擁有的藥用價值并沒有因此受到影響。“外界對高品質的青海冬蟲夏草需求量還是很大。”索南才讓說。
多位業內人士發出呼聲。“一定要嚴厲打擊市場上制假售假的冬蟲夏草不法商販,這對青海冬蟲夏草的名譽是毀滅性的。”
“現在造假手段很多,有用金屬粉增重的,也有移花接木的。還有很多很多四川的冬蟲夏草也打著青海冬蟲夏草旗號在售賣,目前,黑色利益鏈已經形成,如果不治理,對青海冬蟲夏草的打擊將是毀滅性的。”該業內人士說。
除此之外,過度采集冬蟲夏草引發產區資源量及采集量呈下降趨勢,盡管這幾年進行了對采挖地及時回填壓實的科學采集,但還是存在采挖人員眾多、管理難度較大的實際問題。
“今后,還是要鼓勵支持企業申請使用‘青海冬蟲夏草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專用標志’,建立冬蟲夏草原產地可追溯體系。”長期從事青海冬蟲夏草采集管理的相關人員說。
該相關人員表示,要組織相關科研院校、企業和社會力量,深化青海冬蟲夏草資源開發利用多學科研究,努力在功效成分研究、精深加工等方面取得突破。加快冬蟲夏草深加工系列產品的開發,提高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
從2015年開始,在青海冬蟲夏草市場,已出現人工培育“冬蟲夏草”摻至天然冬蟲夏草中出售的現象,而且從外觀上很難區分,造成市場相對混亂。
“我們擁有很好的天然資源優勢,完全可以用科研的手段在青海人工撫育出外地撫育不出的冬蟲夏草來,而且,今后人工撫育是我們研究的主要任務之一。”李玉玲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