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態 » 產業動態 » 正文

    產業脫貧 “菇”舞人心


    【發布日期】:2019-05-21  【來源】:農業科技報  【作者】:賀輝 王革委 王偉千 丁育策
    【核心提示】:近年來,漢濱區創新的“撥改投、投轉股、股分紅”資金使用模式,構建起多種增收發展途徑,實現了群眾持續增收、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村級組織治理能力顯著提升的一舉三贏。
     0338607b041c948737a726ebb8dbc916_img_8_147_337_158
      陜西省安康市總人口260多萬,深度貧困縣區——漢濱區的人口就占了102萬,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成了全市脫貧攻堅工作中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在履行脫貧攻堅主體責任方面,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有許多問題需要探索、破解。如何確保扶貧資金的安全,徹底解決扶貧資金“不敢用、不會用”難題?實踐中,該區大膽創新、不斷改進,找到了公式,交上了答卷。
      近年來,漢濱區創新的“撥改投、投轉股、股分紅”資金使用模式,構建起多種增收發展途徑,實現了群眾持續增收、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村級組織治理能力顯著提升的一舉三贏。
      用扶貧資金 壯大村集體經濟
      5月9日,農業科技報社媒體助農扶貧安康新聞采訪團從安康市區出發,驅車近兩個小時,來到了當地人稱“香菇小鎮”的漢濱區茨溝鎮。在鎮上紅巖村食用菌脫貧園區,一位年輕的負責人站在午后的陽光下向記者介紹自己:“我叫鄧金龍,今年29歲,2005年參軍入伍,2010年12月退伍回家創業。之前養過七彩山雞,因技術和銷售出現問題導致失敗。2012年到河南南陽西峽學習香菇種植技術,2016年回家種植香菇,現在香菇小鎮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擔任總經理職務。”
      鄧金龍說,該園區是一個集食用菌培養生產、加工包裝、儲備銷售、觀光體驗于一體的三產融合多業態發展的田園綜合體。項目總投資1.2億元,規劃面積2000畝,目前已完成投資3000萬元。
      鄧金龍帶領記者走進了大棚,十余名務工人員在里面忙碌著。他拿起一袋菌棒說,按照“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經營模式,公司年生產香菇菌袋1000萬袋,年產香菇1萬噸,輔射大河、譚壩、中原、紫荊、葉坪等19個鎮辦39個新型經營主體發展香菇產業,帶動貧困戶2100戶,可實現產值1.2億元,實現利潤3000萬元,戶均增收7500元。
      據了解,漢濱區以“區級統籌、鎮辦實施、村級所有、企業使用、收益固定、貧困戶受益”的原則,按照一般村貧困村每戶1萬元,深度貧困村每戶2萬元的額度,為貧困村集體進行配股,折股量化到村、收益量化到戶,實行村集體資金所有權、企業資金使用權、貧困戶分紅收益權“三權分置”。將資金投入到項目主體,經營主體投入到固定資產方面,給予帶動貧困戶每年不低于2%的資金分紅,用于流動資金的給予帶動貧困戶不低于6%的資金分紅,2020年以后,分紅資金歸村集體所有,將有效實現了貧困戶穩定收益,壯大了村集體經濟,也確保了資金安全。
      隨行的漢濱區新聞中心副主任汪金波告訴記者,漢濱區在產業發展和集體經濟融合中,改變以往資金投入存在的“撒胡椒面”“打水漂”等問題,盤活資金,創新方式,為壯大村集體經濟,實現群眾持續增收打牢了基礎,精準破解了貧困村集體經濟薄弱以及扶貧資金“趴窩”等難題。
    0338607b041c948737a726ebb8dbc916_img_212_514_312_143
      園區不僅成了技術的“孵化園”,也成為貧困戶的“創業園”
      “我今年39歲,家里5口人,2018年在園區種植香菇之后,收入可觀,掌握了相應的技術。隨后我回到家中和我堂哥合伙建大棚,種植10萬袋香菇。”聽說有記者來園區實地采訪,聞訊趕來、滿頭是汗的紅巖村三組村民劉立全笑著講述自己的脫貧經歷。
      走出大棚的另外一個門,記者聽到了山腳下溪流的聲音。鄧金龍說,“我們這里冬季氣溫不是很低,一般在零下四到五度左右,這個溫度比較適合香菇生長,特別是適合低溫菌的生長。茨溝鎮夏季溫度最高不會超過38度,棚內溫度在32度左右,非常適合菌棒生長,菌棒越夏過程比較安全。”
      來園區指導工作的漢濱區農業農村局干部周濬告訴記者,茨溝鎮紅巖食用菌基地是以異地興業、林權入股建設的特色產業園區,通過“統一建棚、統一制袋、分戶經營、訂單回收、產業孵化、穩定脫貧”模式,讓貧困戶熟練掌握食用菌生產技術后,回家自行發展,第二年再安排其他貧困戶進園入棚接受經營實訓。通過讓貧困戶經過經營實訓掌握技術,回家利用房前屋后建棚產菇,最終形成以園區為依托、以農戶為支撐的合作經營模式。園區不僅成了技術“孵化園”,也成為貧困戶的“創業園”,從而帶動貧困戶穩定脫貧。茨溝鎮紅巖園區2017年帶動318戶貧困戶脫貧,2018年已有410戶貧困戶與園區簽訂了香菇種植協議,有80戶貧困戶在園區務工。
      據記者了解,這種模式使貧困戶掌握了技術,每家房前屋后建棚產菇,實現自主發展產業脫貧致富,形成“一村一品”的食用菌產業,從而全面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其流程是,由園區統一規劃建設標準化大棚,統一制成標準化成品菌袋,菌絲長滿發白后,發給貧困戶;貧困戶認領大棚,在技術員指導下負責日常技術管理和采摘香菇;貧困戶采摘的香菇,由公司統一按市場價格收購、銷售。
      “我們安康的水源特別豐富,水質特別好。沒有任何污染,對菌類生長非常有幫助。去年底,有位新疆客商開來兩輛大貨車來茨溝鎮買香菇,園區用了一周時間備齊了貨。”采訪結束時,夕陽斜映在紅巖村食用菌脫貧園區,鄧金龍講起香菇園區過去和未來的話題仍濤濤不絕。
     
    關鍵詞: 安康市 食用菌 扶貧
     
    [ 動態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動態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荆州市| 菏泽市| 汉川市| 叙永县| 武安市| 舟山市| 利川市| 谷城县| 仙桃市| 浮山县| 大理市| 开化县| 甘泉县| 荣成市| 靖宇县| 望谟县| 东阳市| 荆门市| 聂荣县| 中卫市| 安远县| 孝感市| 同仁县| 长治市| 巫溪县| 佛冈县| 武隆县| 化州市| 永城市| 中牟县| 清新县| 岳西县| 兴城市| 沧源| 司法| 瑞丽市| 通化市| 米脂县| 伊春市| 那坡县| 陵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