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蔣永平
4月3日,從金堂縣獲悉,近日,金堂縣縣趙鎮、竹篙、土橋等多地發現野生羊肚菌,省農科院、金堂縣農業農村局專家已前往竹篙鎮八棵松村,進行實地鑒別和采集野生資源。
在竹篙鎮成都粵系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廖雙炳的帶領下,專家組輾轉多個山頭,在山坡上的溝壟邊、草叢堆中,發現一些或單生或群生的淺黃色羊肚菌。

圖:蔣永平
在形態上,這些野生羊肚菌比人工栽培的個頭更小,褶皺呈巢網狀且比人工栽培的寬大,細長的菌柄呈中空圓柱形。“氣味上,野生羊肚菌有一種充滿泥土味的濃烈香味,比人工栽培的香味更濃。”省農科院資源采集科王迪介紹,“我們采集了近百株野生羊肚菌樣本,回去后將對這批樣本進行譜系分析、比對。”

圖:蔣永平
羊肚菌被稱為菌中之王,富含蛋白質、多糖肽、碳水化合物及二十多種氨基酸與微量元素,具有重要的醫學和保健營養價值。羊肚菌的野生資源稀少,屬菌中珍品。據介紹,野生羊肚菌在春末至秋初生長在海拔2000—3000米左右的針葉闊葉林中,對生長環境很挑剔,在云南、四川、西藏、貴州有分布。此次在低海拔的龍泉山脈和丘陵地帶發現野生羊肚菌,說明金堂縣生態條件和環境適合羊肚菌生長。目前,省農科院正在對這批野生羊肚菌進行野生資源采集與分析。
據了解,金堂縣是羊肚菌人工種植的發源地,是中國羊肚菌人工栽培核心主產區。2012年,金堂縣與省農科院等食用菌創新團隊合作,在趙家鎮試種10畝羊肚菌,取得羊肚菌商品化栽培的突破性進展;2013年經過技術改良,金堂縣建設500畝羊肚菌示范基地;到2014年,金堂縣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羊肚菌人工商品化規模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