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菇網訊:“今天的報告,主要從大球蓋菇高產耐高溫菌株選育、大球蓋菇栽培基質研究、林地栽培大球蓋菇對土壤養分及微生物的影響、桑枝栽培大球蓋菇富集野尻霉素研究等幾個方面展開。”3月23日,在湖北宜昌召開的2019中國大球蓋菇產業發展大會的“大球蓋菇栽培技術研討會”環節中,山東農業大學姜淑霞副教授在作《大球蓋菇產業發展關鍵技術研究》報告時表示。
會上,姜淑霞副教授首先介紹了大球蓋菇栽培優勢。她表示,大球蓋菇有栽培技術簡便粗放,發酵料栽培,容易獲得成功、高產;栽培原料來源豐富,可生長在各種秸稈培養料上,如稻殼(草)、玉米芯(秸)、麥秸、棉籽殼、各種闊木木屑等;抗逆性強,適應溫度范圍廣,出菇期長,產量高,有利于調整在其他蕈菌或蔬菜淡季時上市;栽培后的菌渣可直接還田,改良土壤,增加肥力,在農林生產中可以當作處理秸稈的一種主要措施;栽培、經營模式多種多樣等優勢。“當然,產業發展中也存在部分問題,比如自然條件下,在同一地區生產生周期短,商品供應期短,不利于市場流通和培育;高于25℃后子實體易出現高桿菇,品質差,不耐儲藏和運輸,高產不高收入;生態循環價值缺乏數據支撐;保健、藥用等附加值潛力有待挖掘等。”
隨后,姜淑霞副教授向與會代表介紹大球蓋菇高產耐高溫菌株選育等問題。她講到,該團隊通過菌株收集、種質資源鑒定及親緣關系分析、供試菌株的初篩、耐高溫遞進式循環馴化、確定試驗菌株、原生質體的高溫條件下再生、紫外誘變試驗、原生質體融合、耐高溫菌株的驗證等實驗,并綜合在春暖棚、冬暖棚和林地3種環境下各菌株萌發、定植、發菌和出菇期以及子實體產量和質量情況可以看出,選育出的菌株S20和D2菌絲耐高溫能力較強,在30℃以上的條件下可以較快定植發菌,出菇早,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營養流失,提高了產量,可作為早播品種進行大面積試驗; 選育出的菌株S20和R10子實體耐高溫能力較強,當氣溫在25℃時(4h以上),子實體未開傘,地溫高于25℃時原基正常分化,可作為晚播品種進行大面積試驗。

“在大球蓋菇栽培基質研究及不同栽培基質配方胞外酶含量研究方面,團隊也根據山東地區各地農林下腳料的種類,收集了不同地區的秸稈、木屑等栽培料,設計53個配方,首先進行了室內試管進行初篩,在初篩的基礎上再進行大田栽培試驗,最終確定最佳配方,并對不同栽培基質配方胞外酶含量進行了測定試驗。”姜淑霞副教授表示,通過實驗發現,不同栽培基質對大球蓋菇胞外酶的產生有一定誘導作用,4個配方中纖維素酶最高值、均值均高,且比漆酶出現早,說明大球蓋菇首選的碳源為纖維素,菌絲在純木屑及含有木屑的配方中,漆酶的活性明顯增加,顯示出大球蓋菇與其他草腐菌有著明顯差別,對其木質素的碳源也能很好利用,尤其是在纖維素和木質素混合基質的配方中表現出4中酶的均值明顯的高于其他3個配方,這與對菌絲生長的影響和林地出菇的產量試驗結果是一致。由此可以看出增加木質素含量可以加快菌絲生長速度和提高產量,研究結果表明了大球蓋菇不同于其他草腐菌,對木質素和纖維素利用均較好;兩類碳源混合的配方更有利于菌絲的生長,其原因為混合料各類營養更豐富,更有利于菌素生長,提高產量及質量。
隨后,姜淑霞副教授還向與會代表介紹了影響菌絲生長基質三因素正交分析試驗結果。她表示,通過正交試驗結果及方差分析,得出含水量70%、接種量3個直徑4mm的菌餅、顆粒度3-5mm時長速最快,含水量65%、接種量3個菌餅、顆粒度<2mm時次之。由此可以看含水量和顆粒度對大球蓋菇菌絲生長速度影響顯著,正交結果得出對大球蓋菇菌絲生長快慢影響程度依次是顆粒度>含水量>接種量;大球蓋菇栽培基質選擇時,應注意其料粉碎程度,其次應注意大球蓋菇栽培基質含水量,含水量應控制在65%-70%之間。
報告中,姜淑霞副教授還介紹了林地栽培大球蓋菇對土壤養分及微生物的影響。通過對多組樣地進行對照實驗及研究分析發現,大球蓋菇不同栽培年限對林地細菌和真菌群落結構及多樣性的均有影響,栽培大球蓋菇后形成了獨特土壤微生物類群,從而改變了土壤微生物類群的群落結構。栽培大球蓋菇可以增加林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樣性,使林地土壤微生物群落更加平衡穩定。林地土壤病原菌數量降低,固氮功能細菌相對豐富度顯著提高,反硝化細菌相對豐富度降低。

報告最后,姜淑霞副教授向與會代表介紹了桑枝栽培大球蓋菇富集野尻霉素研究。她表示,本研究首次測定了不同桑枝含量下大球蓋菇子實體富集DNJ的含量,通過對桑枝栽培大球蓋菇配方的篩選以及菌絲體及子實體DNJ含量的測定發現,不同配方桑枝含量、出菇潮次生產出的大球蓋菇DNJ富集數量差異較大。且通過本實驗對桑枝栽培大球蓋菇產量的統計發現,70%桑枝配方其大球蓋菇鮮菇的產量為4600.72 g/m2(即3064kg/666m2)。
2019中國大球蓋菇產業發展大會于3月22-23日在湖北宜昌舉行,是我國針對大球蓋菇舉行的首次全國性會議,將對我國大球蓋菇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起到積極作用。此次會議是由中國菌物學會、易菇網主辦,由宜昌市農業科學研究院、三峽大學生物與制藥學院、宜昌市裕禾菌業有限公司、中國菌物學會菌物產業分會、易菇網、宜昌生藥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辦,中國菌物學會食用菌專業委員會、中國菌物學會食用菌采后與加工產業分會、黑龍江省農科院畜牧研究所、黑龍江省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貴州省農科院農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諸城市良工機械有限公司、山東三生萬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陜西慶瑞豐食藥用菌科技有限公司、武漢方美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參與協辦,由武漢菌博會展服務有限公司負責會務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