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菇網訊:“天麻生產提升過程中存在營養供應不足、營養供應不均、產地差異大等問題。”11月24日下午,在2018第六屆全國天麻會議“天麻兩菌一種發展高峰論壇”環節,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研究員 在會上談到。
報告中,袁媛研究員從天麻生產提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基因組的可塑性、獨特的防御機制、天麻對菌群的控制等方面向與會代表作了介紹。
談及天麻生產提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時,袁媛研究員表示,中國開創了世界天麻人工栽培先例,但人工栽培過程中存在一定問題,表現在營養供應不足及營養供應不均等方面。如:一個蒴果種子2-3萬粒,發芽率約為90%,而成苗率小于1%;同地塊產量不穩定,大量使用菌材,提前一年培養菌床;影響質量因素很復雜,產地差異大。
“天麻是一種特殊的生物,蜜環菌是提高成苗率、產量和質量穩定的重要因素。”針對此類問題,袁媛研究員使用WGS對天麻基因組進行測序,通過K-mer分析預估基因組大小為1.18 Gb。”線粒體基因組中的基因與線粒體的氧化磷酸化作用密切相關,因此關系到細胞內的能量供應,是巨大的‘引擎’。“
報告中,袁媛研究員還介紹了獨特的防御機制。她表示,天麻與蜜環菌共生,從中獲得營養,獨腳金內酯是天麻吸引蜜環菌的信號,殼寡糖是天麻識別蜜環菌入侵的信號,其中皮層形成了強大的代謝中心,幾乎所有水解酶、轉運相關基因、線粒體基因,其表達量均在皮層表達最高。
報告最后,袁媛研究員介紹了天麻對菌群的控制。她對菌群多樣性進行了分析,同時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天麻產業應用表現在基礎和應用兩方面的研究,應用研究主要涵蓋栽培方式、兩菌選育、產品開發等方面。
2018第六屆全國天麻會議暨寧強第二屆天麻貿易洽談會由中國菌物學會主辦,中共寧強縣委、寧強縣人民政府、易菇網、中國菌物學會菌物產業分會、陜西理工大學共同承辦,由陜西省食藥用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貴州烏蒙騰菌業有限公司、諸城市良工機械有限公司、陜西漢中思青科技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寧強縣真菌研究所、西鄉縣天麻研究所協辦,并得到了陜西慶瑞豐食藥用菌科技有限公司、陜西森盛菌業科技有限公司、西鄉縣食用菌研究所、漢中市永誠塑業有限公司、岳西縣俊峰機械加工廠、岳西縣岳工機械有限公司、安徽財萱新能源有限公司、安徽綠星節能科技有限公司、德江縣綠通天麻發展有限公司、略陽縣榮昌食用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安徽省金寨縣宏志天麻專業合作社的大力支持。本次會議除主旨報告外,還舉行有天麻“兩菌一種”發展高峰論壇、天麻藥食同源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天麻產業精準扶貧經驗交流會、新產品新技術交流會、中國(漢中·寧強)天麻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以及天麻產業博覽會,會議同期還舉行了良工機械天麻行業客戶答謝晚宴,慶瑞豐招商推介會暨客戶聯誼會以及參觀西鄉縣食用菌研究所等活動。第六屆全國天麻會議在寧強的召開,為我國天麻主產區產業升級,助推扶貧起到極大作用,也將成為天麻產業具有歷史意義的一次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