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作為這場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社會各界都在全力以赴,共破難關。需凝聚八方智慧,匯集各方心血,調動全社會的力量,才能真正推動扶貧,占領幸福高地。


李一凡攝
以食用菌行業為例,過去的一年里中國食用菌生產總值不斷攀升,但是消費并未升級,嚴重的供需斷層給企業造成了很大的庫存壓力,由此衍生的就業等問題,更是為扶貧政策順利落實造成了阻礙。面對行業寒冬,中國蘑菇節迎難而上視挑戰為機遇,切實發揮風向標作用,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利用智能化、信息化等途徑,不斷探尋新的方式方法,加大精準脫貧力度,幫助食用菌企業走出困境。

2018年11月17第十二屆中國蘑菇節于“世界食用菌罐頭之都”“中國食用菌名城”——福建省漳州市盛大啟幕,作為中國乃至亞太地區最成功和最具影響力的食用菌大型活動,本屆中國蘑菇節先后吸引了來自全國 20 多個省(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及美國、俄羅斯、泰國、日本等 3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嘉賓代表,專家教授等行業大咖近4000 多人齊聚漳州,針對食用菌行業存在的為題以及未來發展方向進行了深刻討論。

正所謂“水有源,樹有根”,解決貧困問題也要直達病灶才能斬草除根,每家企業所面臨的問題各不相同,這需要協調運轉協同發力,制定好扶貧規劃。以發掘優勢資源來推動產業扶貧,以完善管理制度來提升機制,以聯動幫扶工程來消除地方貧困,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以引入新設備新模式、提供精準技術幫扶來提升當地群眾創業、守業能力。
相比一刀切式的“輸血”扶貧,中國蘑菇節選擇了因地制宜式的“造血”扶貧。
從“大水漫灌”轉變為“精準滴灌”,從“千篇一律”轉向“個性化定制”,從“授之以魚”轉變為“授之以漁”,中國蘑菇節整合多方資源,邀請到了目前食用菌行業最頂尖的前輩大咖,前來為食用菌企業正確把脈尋找突破點。
會上,張樹庭發表了自己對中國食用菌產業的寄語,李玉針對中國食用菌產業如何可持續發展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來自日本的著名食用菌專家Kinokkusu株式會社常務取締役木村榮一,日本Kinokkusu株式會社食用菌研究所所長鴫原隆,分別圍繞“中國食用菌產業困境與突破”這一主題各自進行了全方位的深刻討論,并為現場企業答疑解惑指點迷津,針對不同問題給出了明確的方法論。與會企業紛紛表示,本屆蘑菇節讓大家豁然開朗,受益匪淺。

食用菌的發展在中國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作為糧食代替品在廣大農村地區早已經成為當地企業帶動農民致富的第一產業,把食用菌產業作為發展區域經濟的一件大事來抓,不僅是中國蘑菇節的使命,也是企業的使命。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打贏脫貧攻堅戰,空喊口號、胸中無數、盲目蠻干不行,走馬觀花、大而化之更不行。要想徹底取得效果,就必須在精準識別上用心,在精準施策上專心,在精準推進上費心。因地制宜,弱鳥先飛,精準發力,滴水穿石,如何順利走出嚴冬,決勝精準持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