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我國經濟開始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關注產品質量、重視結構優化,推動國有經濟快速發展,已逐漸成為社會各個層面的主流聲音。
民營經濟作為發展之本,實體經濟作為發展之基,傳統資源投入和組織管理模式亟待發生深刻改變,面對新經濟,傳統企業該如何依靠創新驅動?如何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如何補齊創新短板?
以食用菌行業為例,近年來我國食用菌產業不斷突破創新搶占市場制高點,一度取得了矚目成績。然而,隨著能源、信息通訊、互聯網、新產業的爭相涌現,產品同質化嚴重,庫存壓力大,行業整合加速,迫使一些競爭力較差的中小企業開始退出市場。

中國蘑菇節作為食用菌行業發展的風向標和航標燈,過去的十多年里一直在不斷探尋更好的發展模式,幫助我國食用菌企業實現創新發展走出困境。一年一度的蘑菇節不僅是對我國食用菌行業過去一年的總結和反思,也是對未來食用菌行業的展望。
2018年可謂是食用菌行業的寒冬,食用菌產量不斷增加消費并未升級,大量企業都將面臨嚴肅的生存考驗。面對這一行業困境,中國蘑菇節負責人劉秘書長及其團隊在籌備第十二屆中國蘑菇節的過程中不斷嘗試反復思考,如何才能通過這樣一次行業盛會幫助企業梳理現狀走出困境?

第十二屆中國蘑菇節定位是“食用菌行業的總結與反思困境與突破”,主要圍繞聚焦新舊動能轉換,以創新驅動為指引,以思路創新、管理創新為主導,以實現產品創新、工藝創新、技術創新等方面進行了深刻討論和周密安排布局。

為此,本屆蘑菇節也受到了漳州市政府和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食用菌分會的高度重視,大會重點舉辦了臺灣菇類生技培訓班,邀請到了很多行業大咖前來現身說法,深度剖析消費及生活方式變革,全面解析中國食用菌行業產業現狀,分享交流當下食用菌產業新思路、新理念、新模式、新格局,聚焦并探討新零售下中國食用菌產業的新征程。
然而,創新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創新路徑如何選擇真正考驗著管理者的智慧和勇氣,食用菌企業如何揚長避短,最大限度調配資源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將成為第十二屆中國蘑菇節的重要討論話題。

中國食用菌行業正處在蝶變的重要關頭,從全球經濟的長視角看,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是新時期食用菌企業創新驅動的目標和方向。
時代在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新態勢下食用菌企業如何認識變化,擁抱變化,才能跟上時代潮流?盛會即將啟幕,答案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