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態 » 產業動態 » 正文

    十堰崛起一座香菇之城 總占地面積約2000畝


    【發布日期】:2018-10-19  【來源】:湖北日報
    【核心提示】:“以香菇小鎮為龍頭、產業園為延伸,全區將用3年時間,建設100個制棒基地、100萬畝花櫟樹基地,發展香菇4500萬棒,確保群眾穩定增收,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天一個樣,遠遠看著美得很。”8月23日,十堰市鄖陽區楊溪鋪鎮劉灣村的香菇產業基地,45歲的劉國鳳正忙著往點菌棚里搬菌棒。趁著擦汗的工夫,瞅一眼對面山頭上的大片工地,眼中滿是憧憬。
      那里就是香菇小鎮,全省最大的在建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建成后將容納該區18個鄉鎮的易地扶貧搬遷戶4274戶、1.5萬人。依托1085畝香菇產業基地,他們將在這里落地生根、脫貧致富。“再過幾個月,這里將成為一座香菇之城,一個集產業加工、商業服務、休閑居住于一體的特色小鎮,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鄖陽區委書記孫道軍說。
      圖為:依山就勢,香菇小鎮拔地而起。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文輝 攝)
      1085畝產業基地,傍著165棟居民樓
      穿過火熱的建設工地,爬上一個山頭。往南看,漢江在幾公里外蜿蜒流過,碧波映照兩岸,生機勃勃;往北看,一個個香菇大棚隨坡就勢,層層疊疊。
      建設香菇小鎮,出于現實考量。鄖陽區有易地扶貧搬遷對象2.2萬戶、6.4萬人,規模居全省第三。2017年,該區注意到,有些地方“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有些易遷戶“搬不出、穩不住、致不了富”。一個大膽的想法在決策者腦中產生:選擇一個自然條件較好、交通便利的地方,建設一個可集納18個鄉鎮扶貧搬遷對象大規模的集中安置點。“這樣做,可以實現扶貧與產業發展、城鎮化建設的多贏。”區長胡先平說。
      集中安置點需要配套產業,鄖陽區將目光投向香菇。該區是傳統香菇產區,土壤、氣候適宜,很多老百姓有種植經驗。在鄖陽區力邀之下,湖北裕佳菇業公司前來投資,提供技術指導、銷售渠道。
      一個香菇小鎮的藍圖漸漸清晰:選址于環鄖陽湖核心地段,總面積約2000畝,包括產業基地、易遷安置區以及生態建設區。其中,安置區建設居民樓165棟,僅一道山梁之外,就是占地1085畝的產業基地。
      建設資金如何籌措?鄖陽區以區農村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為主體,整合資金10億元,建設易遷安置區,實施“交鑰匙”工程。產業基地由裕佳公司承建,按照統一標準搭建香菇大棚,配齊生產設備、生產資料,減輕農戶前期投資壓力。同時,鄖陽區創新推出小微貸(人均2000元啟動資金)、小額信貸(5萬元以內貸款)等金融扶貧產品,為貧困戶提供資金支持。
      香菇小鎮的產業基地和安置區分別于2017年8月3日、11月1日開工。2017年年底,產業基地一期工程完工,入駐300戶。二期工程于2018年5月開工,很快將建成。安置區主體工程已完成80%,水電氣等基礎設施正在施工,綠化、污水管網等工程也已進場。“小區規劃有幼兒園、農貿市場和社區醫院等,附近的劉灣小學將升級改造,居民生產、生活可以‘足不出鎮’。”楊溪鋪鎮黨委書記雷濤說。
      圖為:香菇制棒車間。(通訊員 姬廷順 攝)
      人勤地不懶
      劉國鳳是2017年年底入駐產業基地一期工程的300戶貧困戶之一。“11月7日搬進去的,種了6個大棚,一共3456棒。”這些數字,她記得一清二楚。
      劉國鳳家就在劉灣村,兩個孩子還在讀書,她前兩年出車禍,右腿受傷,干不了重活,全家就靠丈夫王順玉打工掙錢。聽說村里建設香菇小鎮,夫妻倆決定“試試看”。這一試,把他們高興壞了。“大棚是建好的,菌棒也都上了架,我們要做的就是管護。”2018年元旦,劉國鳳收了第一茬香菇,后面又收了三茬,一共賣了大約2.5萬元。
      “政府免了菌棒的錢,2萬多塊錢是純利。”她說,“去年是第一次種,今年一定能賺更多。”
      種香菇難不難?劉國鳳的鄰居陶春香講了個小故事:開始種香菇時,她以為個頭越大越好,后來趕在收第一茬香菇之前,技術員給每家發了一個小鐵圈,再三叮囑,香菇不能太小,也千萬別太大,直徑3厘米到5厘米最好,就按鐵圈的尺寸來。
      “關鍵是用心。一是嘴勤,技術員每天都來巡棚,有不懂的就問;二是腿勤,早上把棚子打開,夜晚關上,碰到刮風下雨拿石頭壓嚴實。人勤地不懶,這跟種莊稼是一個理。”陶春香去年種了6個大棚,今年想種1萬棒,“爭取賣10萬塊錢。”
      從葉大鄉麻池村遷來的白果周,去年種了12個大棚,掙了5萬塊錢。他也有個“小目標”:“多干幾年,多攢些錢,給兒子娶個媳婦。”
      2017年,產業基地一期工程共上架菌棒120萬棒,實現銷售額1080萬元,300戶貧困戶戶均增收3萬多元。
      種香菇一般8月制棒,9月點菌、養菌,11月上架,12月開始出菇,能出四茬,一直持續到次年4月。制棒、點菌由政府牽頭,裕佳公司負責,村民只需在大棚里忙上半年。那另外半年干啥?雷濤介紹,小鎮正在建設2萬平方米的襪業扶貧車間,裝備2000臺襪機,9月份建成投產,能容納就業3000人,“菇業和襪業形成互補,為貧困戶提供更多增收渠道。”
     
      圖為:正加快建設中的香菇小鎮安置房。(通訊員 周家山 攝)
      菇業“飛地”處處開花
      8月23日,白浪鎮楊溝村的香菇制棒車間里,生產線高速運轉,36名女工有條不紊地忙碌著,一天可制成3.6萬棒。“咱們村的任務是20萬棒。照這個速度,一周之內就能完成任務。”車間負責人尚巧華說。
      這個車間占地60畝,裝配有9臺裝袋機。機器調試到位后,招工成了問題。年輕人大多離開村子外出務工,村里只剩留守老人、婦女和兒童。尚巧華挨家挨戶上門做工作,在她的動員下,36名“娘子軍”安頓好老人、孩子,匯集到制棒車間,經過培訓迅速上崗,并不斷提升裝袋速度。“這些菌棒都要送到香菇小鎮,分到各個大棚。”剛制成的菌棒還有點燙手,尚巧華戴著手套,幫忙裝車,“咱們現在辛苦一點,到時候產的香菇也能多一點。”
      類似的場景,出現在鄖陽區各個鄉鎮。楊溪鋪鎮要在9月10日前完成120萬棒的菌棒點菌任務,該鎮成立“戰時指揮中心”,量化目標任務、時間節點;南化塘鎮制棒車間啟動2條生產線、18臺裝袋機,90名工人三班倒,將日制棒量從6萬棒提升到10萬棒;白桑關鎮鎮村干部全部下沉一線,當地老百姓編出一段順口溜:天還未亮去點菌,夜深人靜把家還;婦女堪比男子漢,老幼都來制菌棒。
      據介紹,鄖陽區已建成香菇制棒車間28個、點菌棚333個、養菌棚4909個、出菇棚30801個。“香菇小鎮產業基地一期和二期加起來,每年上架1000萬棒菌棒,這對全區的制棒能力是一個挑戰,也是一次大發展、大跨越的機遇。”胡先平說。
      在建設香菇小鎮的同時,鄖陽區還配套建設香菇交易市場、香菇主題文化公園,并在臨近的譚家灣鎮建設占地近3000畝的食用菌扶貧產業園,引進全國設備生產制造商、菌種供應商、輔料供應商、技術服務供應商等關聯企業,將產業鏈條拉長加粗。
      “以香菇小鎮為龍頭、產業園為延伸,全區將用3年時間,建設100個制棒基地、100萬畝花櫟樹基地,發展香菇4500萬棒,確保群眾穩定增收,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孫道軍說。
     
    關鍵詞: 十堰 鄖陽 香菇小鎮
     
    [ 動態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動態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蕉岭县| 万盛区| 永胜县| 清徐县| 高安市| 通辽市| 平原县| 光山县| 雷波县| 方正县| 莱州市| 景德镇市| 苍山县| 南陵县| 阳朔县| 锡林浩特市| 佛冈县| 平泉县| 庆云县| 宣化县| 富顺县| 天气| 上虞市| 濮阳市| 阿克| 平陆县| 北安市| 灵宝市| 金溪县| 德安县| 饶平县| 大新县| 枝江市| 新昌县| 甘南县| 云龙县| 香港| 巩留县| 来凤县| 龙游县| 长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