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態 » 產業動態 » 正文

    野生菌香飄云嶺大地 專家呼吁開發與保護并舉


    【發布日期】:2018-07-11  【來源】:人民網
    【核心提示】:據了解,云南野生菌物種多樣,境內分布蘊藏有大型真菌124科599屬2753種,約占全國56.9%,居全國之冠,其中具有重要的生態、經濟、開發價值的有160多種。
     
      每年六月份云南開始進入雨季,藏在云南大山里的珍稀野生菌也開始陸陸續續上市,在云南最大的野生菌交易市場——木水花野生菌市場,旺季時節每天的野生菌交易量超過500噸,這是大自然對云南的珍貴饋贈,這是屬于云南人的一場饕餮盛宴。
      野生菌香滿云嶺
      據了解,云南野生菌物種多樣,境內分布蘊藏有大型真菌124科599屬2753種,約占全國56.9%,居全國之冠,其中具有重要的生態、經濟、開發價值的有160多種。
      云南省有近1000種野生食用菌,129個縣均分布有野生菌,在云南市場上出售的野生菌超過250多種,名貴的約100種左右,大宗交易的有50多種,產值約200多億元,涉業人數約300多萬,其中量最大的牛肝菌占48%。
      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總經理黃克良介紹,自2005年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建成以來,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市場已占據全省野生菌食用交易量的70%左右,2017年交易野生菌3.8萬噸,交易額達70.8億元。這樣的數據足以讓云南傲立全國野生菌市場。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云南省野生菌保護發展協會會長劉培貴介紹,云南的野生菌實際上是四季產出,并且生物量大、品質好。“云南立體氣候、立體植被類型和共生樹種,為野生菌的發生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
      春季以低溫性的羊肚菌、香菇冬蟲夏草等為主;夏季以中溫型的為主,初夏至秋初時,常見的如松茸、牛肝菌、松乳菇、奶漿菌、大紅菌、雞油菌、虎掌菌等,盛夏如雞樅菌、多汁乳菇、靈芝等;冬季從農歷立冬日開始正是多種塊菌(松露)成熟采集季節,成熟期一直延續至第二年的3、4月份,劉培貴如數家珍。
     
      保護與利用亟待平衡
      野生菌雖然是一類可持續再生的資源,但不科學采集和管護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野生菌持續利用。云南省農科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在讀博士、副教授李樹紅表示,云南野生菌保護與利用的平衡問題,以及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亟待解決。
      以松露為例,云南野生松露采收始于1989年,在此之前不被人們所認識,采集數量少,價格低廉。隨著國外市場的拉動,人們對松露的認識不斷增加,云南松露價格一路走高,在巨大的經濟利益驅使下,人們開始對松露進行濫挖、早采、過度采挖等盲目、粗放的采收,導致松露有效物質積累不充分,從而影響松露自身香味及品質,使人們口中的“黑鉆石”賣出了豆腐價。
      對此,李樹紅表示,首先要加大野生菌基本常識的科普宣傳,讓采菌的老百姓、收購商、消費者了解野生菌的生長規律,從而實現科學采收和消費。
      “不同種類的野生菌,他們的采收標準、分級標準、加工標準的缺失是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之一。建議制定地方標準,為野生菌產業發展提供政策保障。”李樹紅表示,目前還缺乏一部地方性法律法規,依法進行約束粗放掠奪式破壞采集行為,缺乏對生長野生菌森林的必要管護,需要明確投資收益權和管護措施。
      李樹紅建議積極開展野生菌的資源收集和評價,對菌根型食用菌通過菌根培育方法,建立和擴大新產區;對腐生型食用菌通過馴化栽培方法,增加市場供給量,減少對野生資源的依賴和過度開發。
      實際上,云南省的科學家們一直在不斷嘗試對多種珍稀野生菌進行人工栽培。目前,已經實現對松露的半人工栽培,羊肚菌一些腐生種類(如“六妹”“七妹”和“梯棱”等)和暗黑網柄牛肝菌的人工栽培。
     
      野生菌人工栽培任重道遠
      在云南,從事食用菌基礎和應用研究的專職研究隊伍規模在逐漸壯大,在野生菌系統分類、資源保護、人工促繁、菌種合成及“農法”栽培和工廠化栽培等方面成果豐碩。
      在云南省廣布的野生菌,80%以上的類群都是與森林建群樹種(如松科、殼斗科、榛科、胡桃科等)共生的菌根真菌類群,常見的如塊菌(松露)、松茸、牛肝菌、乳菇菌(奶漿菌)類、紅菇類、干巴菌、虎掌菌等等。它們彼此依靠,互利互惠、相得益彰,在保障和促進森林生態系統穩定和防止水土流失起到極大作用。但這樣共生的菌根型真菌,目前的人工栽培還未有實質性進展。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高級工程師趙琪博士介紹,松茸和干巴菌就是常見的共生型珍稀野生菌,屬于菌根菌,它們不能像栽培傳統腐生菌,如木耳和香菇那樣進行人工栽培!
      菌根菌在純培養條件下菌絲生長非常緩慢、沒有宿主植物共生不能形成子實體。“現階段,我們對其子實體形成機制缺乏了解,對其的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條件還未研究清楚,因此通過傳統腐生菌的栽培模式和手段,還栽培不出松茸和干巴菌等菌根菌的子實體!” 趙琪說。
      但目前可以通過適當人工干擾菌根菌的自然生長環境,如增大空氣和土壤濕度,保護生長環境等人工干擾措施來增加松茸的產量;通過疏林、挖溝等人工干擾措施來增加干巴菌的產量。
      趙琪介紹,云南的科學家們通過“采取設置柵欄、封山育菌、調整覆蓋物厚度、林分郁閉度”以及在干巴菌生長季節建立管護棚進行看護等人工管護措施后,干巴菌的產量和效益明顯增長,“產量最高增加了1倍多。”
      雞樅也是云南人民非常喜歡的野生食用菌,同時也是很受非洲和東南亞產區群眾喜愛的食用菌。雞樅菌是與白蟻共生的真菌,通俗講,雞樅是由白蟻培養的美味食用菌。由于共生關系非常復雜,所以人工栽培雞樅的技術尚未成功,云南農業大學食用菌研究所教授李榮春團隊研究雞樅菌近20年,但在人工栽培方面沒有突破。
      “現在市場上銷售的人工栽培的‘黑皮雞樅’,‘××雞樅’都不是真正的雞樅。”李榮春介紹,但世界著名四大食用菌之一的羊肚菌的一些腐生種類(如“六妹”“七妹”和“”“梯棱”等)已實現人工栽培。
      “羊肚菌在迪慶香格里拉實現了100畝連片反季節成功栽培,6月26日進入采菇季節,預計可采到8月份。”李榮春介紹,2017-2018年度云南省羊肚菌取得了50畝連片平均畝產超300公斤,一個縣內1000畝的平均畝產超150公斤的高產栽培成果。
      目前,全國羊肚菌栽培面積約7萬畝,四川、云南是人工栽培羊肚菌的主要省份。云南省近3年來羊肚菌栽培發展迅速,2017至2018年度全省栽培面積超過1萬畝的規模,以怒江、迪慶、麗江、大理、楚雄為主要栽培地區。羊肚菌栽培已成為一些縣區脫貧攻堅的手段之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野生菌是大自然恩賜云南珍貴的“禮物”,只有發展與保護并重,把野生菌資源保護和野生菌資源可持續利用放在同等重要位置,野生菌才能真正的香飄云嶺大地。“我們特別期待《云南省野生菌保護發展條例》進入的正式立法程序,盡快頒布實施;也特別渴望《云南省野生食用菌地方標準》的制定和頒布實施。” 劉培貴說。
     
    關鍵詞: 云南 野生菌 保護
     
    [ 動態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動態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浑源县| 北京市| 会同县| 阿鲁科尔沁旗| 南通市| 饶阳县| 宜兰县| 沙坪坝区| 遂溪县| 铁岭县| 墨江| 奉化市| 攀枝花市| 望奎县| 余庆县| 安仁县| 乌兰浩特市| 金乡县| 达拉特旗| 水城县| 临夏市| 东安县| 黄平县| 通榆县| 邹城市| 水城县| 鲁甸县| 澎湖县| 西乌珠穆沁旗| 叙永县| 饶平县| 乃东县| 三原县| 河池市| 冷水江市| 莲花县| 达拉特旗| 康乐县| 云安县| 临汾市| 阿拉善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