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農業局2017年羊肚菌種植項目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分紅現場會在捧當鄉舉行,捧當鄉四個村10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拿到了1500元的分紅款。
近年來,貢山縣委縣政府堅持以“543321”產業發展工程為指引,積極培育新興特色產業,探索多種產業發展模式,使合作社從中受益的同時,也讓貧困群眾實現了增收致富。
2017年,貢山縣把羊肚菌種植作為群眾脫貧增收的首選產業,進一步加大產業培植力度,使羊肚菌產業成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拉動地方經濟增長的新興產業,并投資900萬元,在全縣推廣種植羊肚菌1000畝,分別以“政府+合作社+農戶”“政府+集體經濟+農戶”“政府+致富能人+農戶”的發展模式實施羊肚菌種植項目。

“今天我家收到羊肚菌分紅款1500元,我打算把這筆錢寄給讀大學的小女兒當生活費,這筆錢解決了燃眉之急。”迪麻洛村村民羅秀明拿到分紅款后激動地說。
“合作社帶領我們發展羊肚菌,我覺得是件非常好的事。今天收到的這筆錢我會用在生產生活上。我妻子是殘疾人,一個孩子在外打工,還有一個在讀書。這次領到的分紅款解決了我家的大困難。”當天,永拉嘎村村民余占華高高興興領取了分紅款。
“政府+合作社+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不僅帶動了全縣羊肚菌產業的發展,還有效解決了農村勞動力就近轉移就業問題。
“從去年九月至今年四月底,我在匯澤公司打工,每月工資3000多元,我很滿意。”在合作社務工的捧當一組村民李學忠說。
除了李學忠,還有很多周邊的村民在合作社羊肚菌基地里務工。匯澤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余麗萍說,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是用工最多的時候,那時正是羊肚菌的管理和采收期。她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合作社已經支付了67萬余元務工費。
“今年我們種植200畝(羊肚菌),帶動10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明年希望在政策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種植面積能擴大到六七百畝,甚至上千畝,這樣就能帶動更多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對于合作社未來的發展,余麗萍又有了新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