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亞作報告
“羊肚菌人工栽培自2012年開始至今已進行了7年的時間,在這7年里。種植面積從最初的3000多畝發展到如今的70000畝左右。”3月10日,在第三屆全國羊肚菌大會羊肚菌栽培技術研討會環節上,四川菌益儂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張亞在介紹羊肚菌產業的基本現狀時這樣說道。
種植規模擴大 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
近年來,羊肚菌種植規模逐漸擴大,栽培區域由最初的川渝地區迅速擴張,現如今全國各地除港、澳、臺、海南以外的各省份均有種植,種植模式由最初的單一模式向區域性的適宜模式展開。
張亞總監表示,雖然種植規模和區域都在擴大,羊肚菌的技術體系未有進一步的提升,主要還是圍繞外援營養袋的大田生產模式,出菇穩定的原理性問題沒有突破,只是在種植技巧,管理水平上有了一定的提升。
“我們一直在說,羊肚菌項目要想取得市場認可,在技術沒有突破性進展的前提下,以‘投入產出比’為參考的生產模式就成了項目盈利的關鍵所在。這也是羊肚菌從業者近兩年取得盈利有所提升的關鍵。”

報告現場
產業未來如何發展?凍品羊肚菌或為新熱點
羊肚菌是一個新型的行業,在持續不斷的探索中已取得了較快的發展,羊肚菌產業與其它食用菌產業不同的是從業者多為80、90年代的年輕人,在發展熱情、工作效率、知識結構層面相較食用菌的其它產業優勢明顯,在較短的時間內仍會有大量的產業突破。
談及未來發展方向時,張亞總監表示,羊肚菌的鮮銷比重會越來越大,在未來的兩三年內羊肚菌的鮮貨銷售預計將達到每日15-20噸的銷量;干貨市場將繼續保持穩定的銷售增長,主要以精剪品為主,工業級干品為輔的干貨供應趨勢;而凍品羊肚菌市場當下發展滯后,主要是準入門檻較高,受制于渠道以及運輸鏈條的不完善,所以進展緩慢,而羊肚菌凍品銷售,正是未來羊肚菌巨大潛在市場的重要單元,可以利用大眾化的商超,借助于羊肚菌凍品這樣的產品方式,進入廣大普通消費者人群的餐桌。
此外,在羊肚菌技術方面將會圍繞“技術產品化”的思路,有一大批針對于行業的技術產品出現,如:各種控制羊肚菌病害發生的制劑;支持生產工藝效率的機械;針對行業標準的工業化的工藝產品等等,將真正的實現產業化發展。
2018第三屆全國羊肚菌大會于3月9-11日在云南香格里拉召開,此次大會由中國菌物學會、迪慶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主辦,由中國菌物學會菌物產業分會、迪慶州農牧局、易菇網共同承辦,本次大會的主題是“締造產業命運共同體 共創產業發展新機遇”。大會吸引了來自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食用菌行業的350余名專家學者、企業家和一線種植代表前來參會。 大會安排了主旨報告暨羊肚菌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羊肚菌栽培技術研討會、羊肚菌品牌戰略與市場攻略論壇、北方地區羊肚菌栽培技術研討會共19個報告。同期舉行了迪慶香格里拉食用菌行業產業協會成立會議、羊肚菌栽培基地參觀,現場展覽等活動,是全國羊肚菌從業者的一次年度盛會,也是2018年全國食用菌行業開年第一個較具規模和影響力的品牌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