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態 » 產業動態 » 正文

    立鼎國內開拓歐盟食用菌產業化龍頭大腕發展之路


    【發布日期】:2008-04-10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核心提示】:“中龍”的漂亮“轉身”本網訊:2008年3月26日,牡丹江中龍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的罐裝食用菌生產線上一派繁忙景象。再過一

    “中龍”的漂亮“轉身”

     本網訊:2008年3月26日,牡丹江中龍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的罐裝食用菌生產線上一派繁忙景象。再過一個月,“中龍食品”首批5個貨柜的保鮮即食型食用菌產品將運往莫斯科。同“中龍食品”傳統的食用菌產品相比,保鮮即食型產品不僅品質更好,身價也抬高了至少50%。 

    同一天,遠在百里之外的海林市長汀鎮,“中龍食品”海林食用菌基地的經紀人唐忠正在指導菌農們蒸菌。臨走,唐忠還一再叮囑菌農:今年公司收購有新說法了,千萬不能用農藥。 

    經過7年的發展,“中龍食品”已由成立時注冊資金不到100萬元的小公司,發展到現在注冊資金500萬元,資產總額達5200萬元,擁有4條山野菜、食用菌加工、2條食用菌罐裝生產線,年加工食用菌3萬噸的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在牡丹江快速發展的食用菌產業中,加工企業會有哪些作為?又能給這個產業的發展帶來什么?探尋“中龍食品”的發展軌跡,或許能找到一些答案。 

    漂亮“轉身” 

    籃球場上的轉身投籃常常能出奇制勝。對于“中龍食品”來說,2002年的那次“轉身投籃”,則為企業的發展贏得了關鍵一分。 

    在今天的中俄貿易中,“罐頭換飛機”的神話已不復存在,而在2000年,這樣的神話卻仍在流傳。就在那一年成立的“中龍食品”就是一家以生產加工清蒸豬肉、牛肉等肉灌制品,產品主要銷往俄羅斯的企業。 

    產品大眾化,再加上有眾多的追隨者。兩年下來,肉灌制品雖然沒有給“中龍食品”換來“大飛機”,但卻讓“中龍食品”發現了另一座金礦。 

    伴隨著中俄交往的加深,俄羅斯特別是遠東地區消費者的飲食結構也受到了中國影響,由原來的“面包、奶油、土豆”等單一的結構,向“米飯、菌湯、炒菜”等豐富的中餐飲食結構轉變。食用菌產品正在為越來越多的俄羅斯消費者接受,俄羅斯食用菌市場前景廣闊。 

    而牡丹江不僅有豐富的野生食用菌資源,人工栽培食用菌也有很好的實踐基礎,而且規模正在迅速擴大,發展潛力巨大。 

    善于捕捉市場信息,根據市場的變化快速調轉“船頭”,是民營企業的特點。在這方面,“中龍公司”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 

    2002年下半年,“中龍食品”結合俄方市場的變化和牡丹江地區的資源優勢,決定將主導產品向食用菌、山野菜方向轉變,擴大生產規模,逐步將企業建成以對俄貿易為主,兼顧國內市場的食用菌加工專業公司。 

    2003年“中龍食品”毅然投資1300萬元,在陽明區征地2.5萬平方米,興建食用菌加工園區,并于2004年1月正式投產。2005年5月,“中龍食品”的二期工程又開工了,主要建設腌漬池、干品車間、開袋即食車間等。 

    經過4年不斷建設,目前,“中龍食品”的建筑面積已達6400平方米,其中罐制品生產車間1400平方米,食用菌、山野菜加工車間1200平方米,食用菌年綜合加工生產能力達3萬噸,成為黑龍江省東南部最大的食用菌、山野菜加工和對俄出口企業之一。 

    內外“雙修” 

    對于“中龍食品”來說,俄羅斯食用菌市場前景廣闊是一回事,要讓自己的食用菌產品打入這個市場則是另一回事。 

    企業經營策略和主導產品的調整,使“中龍食品”面臨重新整合原有經營網絡,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的難題。 

    經過反復研究,“中龍食品”在開拓俄羅斯市場上采取了“兩條腿”走路方針。一方面,企業利用原有在俄經營網絡,將產品推向俄羅斯市場。另一方面,企業率先在俄羅斯市場采取國外公司代理和公司直接銷售相結合的銷售辦法。“兩條腿”走路讓“中龍食品”既鞏固了原有俄方代理商的銷售網絡,同時又通過駐外分公司結識了一批新的合作伙伴,并與之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 

    隨著銷售渠道的“扁平化”,不僅為“中龍食品”節省了銷售成本,同時還提高了企業對市場的反應能力。在與俄方客戶合作過程中,“中龍食品”盡可能多地搜集俄方市場信息,并及時反饋到企業,使得企業產品在外包裝和內在品質及各項技術指標方面達到俄方市場需求。 

    通過采取一系列措施,“中龍食品”的產品不僅占領了俄羅斯的海參崴、哈巴羅夫斯克等遠東地區,還遠銷新西伯利亞、莫斯科等地。2004年,公司就實現銷售收入1億元,其中80%以上的產品銷往俄羅斯市場。 

    在俄羅斯市場站穩腳跟后,“中龍食品”又將注意力轉向了國內市場。面對陌生的國內市場,“中龍食品”將工作重點放在了加強宣傳,提高企業知名度,樹立企業全新經營形象上。 

    從2001年開始,“中龍食品”每年都要參加哈洽會以及國內較有影響力的展會,通過參會展示推介企業產品,廣泛接觸客戶,逐步在國內經銷商、代理商中建立了自己的客戶群,為拓寬經營渠道,企業還建立自己的網站,開展了電子商務和網上交易。 

    目前,“中龍食品”已經在北京、上海、廣州等20多個大中城市設立了經銷網點,并且擁有了自營進出口經營權。 

    企農聯手 
     
    生產基地是龍頭企業發展的“第一車間”,也是保證產品質量的關鍵環節。 
     
    幾年來,“中龍食品”采取了“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在周邊的海林市、林口縣、雞東縣建立了30多個鄉鎮級生產基地,食用菌種植規模達到近4000萬盤。同時還在山東、河北、遼寧等地建立了10多個穩固的原料生產基地,共帶動農民14000多戶。 

    為消除農民的顧慮,“中龍食品”與各生產基地經紀人和種植大戶合作,與農民簽訂種植訂單。訂單明確規定了收購質量、收購價格、打樣方式、運輸方式、結算方式、違約責任等,既保護了農民的利益,又確保了原料種植的數量、質量,實現了雙方共贏。 

    在與種植戶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過程中,“中龍食品”還有針對性地對訂單戶提供綜合配套服務,解決農民的燃眉之急。 

    提供技術服務。結合公司收購原料的標準,“中龍食品”向農戶推薦優良菌種,聘請專家、技術人員對種植戶進行技術培訓,對訂單戶在產前、產中和產后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 

    協調解決困難。對于部分缺少生產啟動資金的訂單戶,“中龍食品”主動幫助其與當地信用社聯系,用公司信譽作擔保,訂單戶憑手中的原料收購合同到當地信用社辦理小額貸款,啟動生產。秋天收購結束后,由訂單戶償還貸款,因而獲得了信用社的信任。第二年不用公司協調,憑收購合同就可以貸到款。由于訂單戶多,分布廣,在交售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運輸問題。企業又購買兩輛運輸車挨家挨戶上門收購,當場兌現收款。 

    解決就業問題。考慮到種植戶存在淡旺季的問題,“中龍食品”就將種植戶子女安置到公司做季節性臨時工,在增加了訂單戶收入的同時,也增強了種植戶與公司合作的信心。讓訂單戶更多地了解企業的情況,密切了與企業的合作關系。 

    升級命題 

    同眾多農產品加工企業一樣,快速發展中的“中龍食品”也遇到了如何提高產品附加值,推動產品升級的問題。 

    食用菌以其豐富的營養、鮮美的口味和獨特的防癌、抗癌作用,非常適合現代人的美食追求。而隨著生活節奏日趨加快,忙碌的人們懶于動手燒菜,特別是旅游和出差的人,尤為喜愛美味的方便食品,應運而生的各種各樣的方便食品,很有生命力。“中龍食品”調查發現,到目前為止,國內外市場上沒有完整的食用菌系列方便食品,這無疑是一個良好的商機。 
     
    從2006年開始,根據終端市場的需求,“中龍食品”主動與東北農業大學開展合作,成功開發出了食用菌保鮮即食型食品。為此,公司還先后引進了國內較為完備的生產、檢驗和檢測設備,以及先進的清洗、分選、殺菌等設備。不僅保證了產品的質量,而且減輕了員工的勞動強度。 

    同時為加快企業的提檔升級,實現規范化管理,“中龍食品”還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HACCP國際認證。企業生產的滑子蘑、猴頭菇、金針菇平菇等六項產品獲得國家有機食品認證。 

    保鮮即食型食用菌產品的成功開發,在使“中龍食品”實現提檔升級的同時,也改變著菌農們栽培食用菌的習慣。比如說,隨著公司收購標準的細化,菌農不僅注重食用菌的成色,還加強了采摘時的管理。比如說,過去菌農在選擇菌種時隨意性較大,而如今各個基地的菌種達到了80%的統一。還比如說,從今年開始“中龍食品”為每一個基地配備了質保員,制定了原料溯源管理制度、基地安全用藥管理制度等,對進廠食用菌原料把關,菌農用藥要打“請示報告”。 

    2008年,隨著“中龍食品”罐裝食用菌生產線的正式投產,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保鮮即時型食用菌產品出口到俄羅斯大中城市,而對于“中龍食品”來說,企業還有著另一個更大的抱負:開拓歐盟市場,讓貼有牡丹江中龍食品有限公司的食用菌產品出現在歐盟超市的貨架上。 


    牽住產業化升級的“牛鼻子” ――點評

    一頭連著千變萬化的大市場,一頭連著千家萬戶的農民,正是具備了這樣的特殊“焊接”功能,龍頭企業不僅是實現農業產業化的關鍵,也是實現產業化升級的“牛鼻子”。 

    從生產肉灌制品到生產食用菌產品,從進入俄羅斯遠東市場再到打進莫斯科的大型超市,通過這一連串的“轉身”,不僅成就了今天的“中龍食品”,也影響和改變著與“中龍食品”緊密相連的“第一車間”中的上萬個農戶。而另一方面,隨著“第一車間”生產水平的提高,又為“中龍食品”開拓更廣闊的市場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生產原料。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我市農業的四大主導產業已發展到了第六個年頭。如何推動四大主導產業升級,進一步增加農民收入,已成為我們需要迫切解決的課題。“中龍食品”的發展實踐表明,引進更多的有實力的龍頭企業,培育更多的龍頭企業,圍繞市場搞升級,通過龍頭企業搞升級,農業產業化升級的步伐或許能邁得更快一些。

     
     
    [ 動態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動態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神木县| 贵南县| 临猗县| 鄂温| 民乐县| 双江| 雅安市| 新密市| 交口县| 黄大仙区| 东兰县| 汾西县| 绵竹市| 德惠市| 绥阳县| 吉林省| 远安县| 东丽区| 嘉善县| 东安县| 甘肃省| 沁水县| 阜南县| 龙南县| 广东省| 高密市| 渝北区| 应城市| 玉山县| 邵东县| 自贡市| 阿拉善左旗| 弥勒县| 垫江县| 克什克腾旗| 海门市| 尼勒克县| 清镇市| 梨树县| 双桥区| 徐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