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態 » 產業動態 » 正文

    玉米地里種赤松茸一公頃能賣3萬元


    【發布日期】:2017-10-17  【來源】:長春晚報
    【核心提示】:今年2月,吉林省農業科學院發起組建東北區域玉米秸稈綜合利用協同創新聯盟,以玉米秸稈直接還田和過腹轉化還田的農用技術為主,協同攻關玉米秸稈綜合利用的關鍵和共性科技需求。
      “這大蘑菇長得真好,效益會比種玉米還高。”東北區域玉米秸稈綜合利用協同創新聯盟現場會12日在吉林省松原市寧江區民樂村的田間地頭舉行,來自東北地區的種糧大戶們驚嘆道:“真沒想到,秸稈還田后還能和玉米間種蘑菇。”
      吉林省農科院技術人員劉振欽負責“米菇間作”試驗田,“上一年秋收后進行秸稈還田,今年8月末利用地里腐化的秸稈在田間種這種赤松茸,生長35天后,在收獲玉米前采赤松茸,一公頃的赤松茸能賣3萬元。”
      農作物秸稈曾被視為農業廢棄物,每逢秋收后,農民露天焚燒秸稈污染空氣并造成土壤板結等問題。東北地區是我國最大的玉米生產區,每年可收集的玉米秸稈產量超過1億噸,但利用率不足50%。
      今年2月,吉林省農業科學院發起組建東北區域玉米秸稈綜合利用協同創新聯盟,以玉米秸稈直接還田和過腹轉化還田的農用技術為主,協同攻關玉米秸稈綜合利用的關鍵和共性科技需求。
      就地“燒”變就地“埋”,民樂村的玉米地在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專家指導下進行了4年的秸稈還田。“最初是60公頃,今年有667公頃。”民樂村黨支部書記張志峰說,“秸稈還田后水肥不流失,關鍵土地越來越有‘勁’了,連續還田4年的地今年就少施肥25%,而玉米單產增加30%多”。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所長王立春說,與常規生產相比,玉米秸稈深翻還田技術體系可使土壤有機質增加12.4%,肥料利用率提高10%到30%,吉林西部灌溉區的水分利用效率平均提高43%。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院長吳興宏表示,東北區域玉米秸稈綜合利用協同創新聯盟將繼續推進玉米秸稈肥料化、飼料化、能源化和基質化的“四化”技術研究推廣,計劃用3年到5年集成創新一批技術先進、切實可行的資源化利用技術,實現東北地區秸稈直接還田率60%,資源化利用率90%以上。
     
    關鍵詞: 長春 姬松茸
     
    [ 動態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動態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义马市| 蚌埠市| 宣城市| 清新县| 广灵县| 延吉市| 东平县| 都江堰市| 镇安县| 西和县| 五峰| 平利县| 防城港市| 奉新县| 广宗县| 潼南县| 南汇区| 陆良县| 新巴尔虎右旗| 佛山市| 杭锦旗| 封丘县| 曲松县| 冀州市| 云霄县| 岑巩县| 昌图县| 高安市| 临邑县| 博罗县| 安化县| 普格县| 沾益县| 恩施市| 乌拉特后旗| 万山特区| 湖北省| 京山县| 余干县| 铁岭县| 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