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態 » 產業動態 » 正文

    北京市大興試種珍稀食用菌白靈菇獲得成功


    【發布日期】:2008-01-21  【來源】:北京城鄉經濟信息網
    【核心提示】:一鉆進菜農劉躍武的溫室大棚,暖暖的氣息撲面而來,翠綠的芹菜已經有一尺多高,長勢喜人。劉躍武現在有兩個大棚,一個種芹菜,一

    一鉆進菜農劉躍武的溫室大棚,暖暖的氣息撲面而來,翠綠的芹菜已經有一尺多高,長勢喜人。劉躍武現在有兩個大棚,一個種芹菜,一個種黃瓜。

    劉躍武是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天山鎮繼賢村最早搞蔬菜大棚的菜農之一。1984年他的第一個溫室大棚是用細長的竹板拱起來的,長度也只有15米左右,如今他的兩個大棚長度達到了160米。

    20多年來,隨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他家的大棚經歷了一系列變遷:從圓棚到坡棚、從手動卷簾到自動化卷簾機、從生爐子取暖到自動控溫、從每分地年收入1000元到現在2000元,這些變化讓年過半百、臉色黝黑的劉躍武感慨不已:“農業科技就像給大棚插上了翅膀,大棚越來越現代化了。”

    1984年,劉躍武開始建第一個大棚。那時沒有經驗,就是自己摸索著弄。老劉介紹,先買回長條的竹板子,把竹板接起來,再折成半圓形插在地里,用鐵絲把每個半圓的竹板連接起來,上面罩上塑料布,再把棚子固定好就可以了。“最高的地方也就1米多,人進去蒔弄直不起腰來,現在坡棚少說也有4米高,進去心里也豁亮,蒔弄起來比原來舒服多了。”在溫室大棚不斷生長的同時,支撐的竹板和木頭柱子也逐漸被鋼架結構所代替。“現在的溫室比房子建得都好。”劉躍武說。

    “現在黃瓜已經開花了,再有20多天就可以采摘了,正好趕上春節旺季,一定能賣個好價錢。”劉躍武說,以前一到數九天,大棚里就結冰,只能靠生爐子增加溫度,每個棚一冬天就要燒掉兩三噸煤,即使這樣,春節前黃瓜也下不來,現在是用高溫棚膜,就是下大雪,溫度也比那時高。

    農田機械化讓劉躍武種菜越來越輕松,而隨著品種改良和技術提升,蔬菜產量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以前一年種兩茬,一茬秋后,一茬早春,黃瓜產量最多也就300多公斤。現在只種一茬,一天采摘量比以前一年的產量還多。”

    嘗到了甜頭,劉躍武對改良蔬菜品質更加上心。“現在蔬菜講究吃的質量和安全,我們種的無公害蔬菜只使用了農家肥和一點兒低殘留農藥,就是因為這個,我們的蔬菜投放到市場就被搶購一空,天山鎮市民就是奔著安全和質量來的。”

    具有阿旗天山鎮菜籃子之稱的繼賢村,靠1021棟冬暖式蔬菜大棚,結束了阿旗天山鎮周邊地區吃不到新鮮蔬菜的歷史,目前這里的蔬菜大棚已經發展到450多畝,和劉躍武一樣,這里的菜農個個對“捕獲”新技術和新品種特別敏銳。每年在北方地區蔬菜科技博覽會上展出的新品種和新技術,很快就會出現在他們的大棚里。

    新品種和新技術在開闊菜農視野的同時,也增加了他們的收入。目前,僅蔬菜一項,繼賢村菜農人均純收入就達到2000元,占年人均純收入的2/3還多。

    2007年繼賢村又新增了88棟大棚。“黨的政策一年比一年好,不但免收農業稅,各級政府還給錢扶持這項產業,2007年旗政府撥給我們村20萬元,每戶補貼3000元到1000元不等都補給了新建大棚的農戶,我們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越過越好。”

     
     
    [ 動態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動態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昌县| 漠河县| 永康市| 徐闻县| 荣昌县| 巴马| 山阴县| 鄂伦春自治旗| 永胜县| 略阳县| 赞皇县| 牟定县| 蓬安县| 驻马店市| 沂南县| 新晃| 新化县| 东乌珠穆沁旗| 襄垣县| 防城港市| 泽州县| 长岭县| 县级市| 图们市| 新龙县| 澄江县| 温宿县| 哈尔滨市| 榆中县| 大化| 南投县| 噶尔县| 丰宁| 福海县| 鄂托克前旗| 厦门市| 宝丰县| 蒙自县| 巴彦县| 介休市| 临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