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永昌作報告

會議現場
趙永昌研究指出,羊肚菌適宜種植的基本條件主要包括:土壤,需以中性偏堿性沙質土壤最好,但目前pH5.0-8.5之間的多種土壤均有種植成功的;氣候,正常的原基形成和子實體分化的地溫在8-18℃之間,高于20 ℃幾乎不會再有新的子實體形成,子實體快速生長的空氣溫度在15-20 ℃之間,適宜種植的區域至少要有40天左右,地溫在8-18℃的之間,且空氣溫度不能回升太快,過高的空氣溫度會導致子實體死亡或畸形。
目前,可栽培特性的羊肚菌按子實體形態羊肚菌分為:黑色類群(Black morel group),本類群種較多,有多個種實現了人工栽培,包括梯棱羊肚菌M. importuna、六妹羊肚菌M.sextelata 、七妹羊肚菌M.Septimelata;黃色類群(Yellow morel group),種較多,有多個種實現人工栽培;紅褐類群(Red-Brown morel group,僅M. rufobrunnea,可栽培半開類群(half-free morel Group) ,僅M. Semilibera。已實現規模化種植的羊肚菌種類有梯棱羊肚菌(Mochella importuna)、六妹羊肚菌(M. sextelata)、紫褐羊肚菌(M. rufobrunnea)。
工廠化栽培尚存未知因子
報告中,趙永昌研究員特別介紹了羊肚菌工廠化的種植情況,他認為,周年化生產、不受溫度影響是工廠化種植的要點。但是,工廠化種植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仍有很多,如室內可控條件出菇的成熟技術和菌株、純培養和無土出菇可行性、富營養栽培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據了解,目前已有一定的工廠化栽培技術積累,如相對成熟穩定的品種和制種技術、相對成熟的大田栽培管理技術借鑒、離地床式栽培出菇、離地箱式栽培出菇、良好的設施大棚栽培出菇。但在工廠化進程中存在的困境卻不容忽視,在產量穩定性方面,大田栽培的出菇穩定性尚可但沒有良好的產量穩定性,原因不清楚;在設施上,雖然國外有工廠化栽培成功的事例,國內有工廠化栽培的探索(申報的相關專利4項),但無工廠化栽培的商品;在溫度控制上,國內只有保溫升溫出菇的良好記錄,但沒有降溫出菇的先例;在栽培模式上,目前羊肚菌栽培與雙孢菇、雞腿菇、大球蓋菇、小奧德蘑等覆土栽培不同,即不是覆土栽培,包括菌種、氣候條件、管理技術外土壤也是限制產量的因素,但尚不清楚限制因子是什么。
羊肚菌人工栽培“菌核”是關鍵
據介紹,羊肚菌在人工控制條件下較難出菇,所有的問題都落腳于羊肚菌的生活史上,這一點美國博士ower曾初步提出羊肚菌人工栽培中菌核是個關鍵,這是與其他栽培食用菌所不同的,即菌核是羊肚菌躲避不良環境的重要階段,春天要么萌發成菌絲要么發育成子實體。多數情況下菇農要得到菌核并萌發成菌絲是比較容易做到,而將菌核培育成子實體較難做到。只有特殊的營養、二氧化碳、濕度、溫度才能促進菌核形成原基,且若條件不適宜原基有一種傾向就是很容易舍棄繼續發育成子實體而長成菌絲體,即所謂的原基不分化。美國專利(4,594,809 和 4,757,640)最早宣布羊肚菌人工控制下的栽培。
現場,趙永昌研究員總結梳理了一百年來羊肚菌的人工栽培歷程。據了解,目前國內室內出菇的案例有2014 年10 月~2015 年4 月遼寧省利用日光溫室栽培羊肚菌獲得成功;福建古田縣雷春梅采用堆肥發酵技術栽培成功羊肚菌,每平米產羊肚菌0.2 公斤, 生產周期45 天,在黃田鎮和省內外推廣5000平方米;姚秋生,慶元縣新村區青林村尖頂羊肚菌1991 年3 月10 日進行播種5月出菇。
羊肚菌人工栽培風險 “溫度”最致命
報告中,趙永昌研究員談及羊肚菌人工栽培標準時提出,菌種生產和質量標準、出菇穩定性、農藝性狀穩定性、種植規范和標準、采收規范和標準、產品質量標準等需要制定和完善。
“基礎和技術問題、生活史(菌核、分生孢子、原基形成、子實體發育)、生態適應性(土壤、氣候)、病蟲害流行及防治、優異品種選育、菌種繁育技術、不同模式的規范種植流程、種植方向是目前羊肚菌仿生栽培急需應對的問題。”他指出。
談到未來的種植方向,他認為雖然目前影響羊肚菌種植的因素還比較多,但溫度是最致命的,主要是高溫幼菇死亡和童菇頂灼傷畸形,解決的最好辦法是早播早出,高寒地區種植,工廠化栽培,選育耐溫的優異資源進行馴化。
他解釋到,早播早出的優點是鮮品能趕在新年或圣誕節前后出菇,市場較好,冬季的氣候影響可以降低到最小;而早播早出的缺點則是上季農作物收成可能會受到影響,十月份受秋老虎的影響菌絲生長可能正常,突然的冬季寒流降溫會影響出菇。高寒且低溫回升較慢地區的優點在于中國黑色羊肚菌類群主要分布在高寒地區,在這些區域種植本身就有較好的適應性,由于低海拔地區出菇期溫度回升較快,即使幼菇出的比較好,也常出現幼菇死菇和成菇畸形菇,而高寒地區將不存在此問題,但生態脆弱、土層較薄、雪災較多也是高寒且低溫回升較慢地區的缺點。
2017第二屆全國羊肚菌大會安排了特邀報告、主旨報告、羊肚菌栽培技術研討會、羊肚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立會議、圓桌論壇、基地參觀等內容及活動,同期還舉行了湖北省食用菌協會第八次會員代表大會,來自全國二十六個省市地區的400余名參會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此次大會由中國菌物學會、湖北省食用菌協會主辦,由華中農業大學應用真菌研究所、中國菌物學會菌物產業分會、易菇網承辦。業內主流專家云集,報告水平高,參會代表充滿熱情,會議組織服務周到,是一次專業性強、參與度高、影響面廣的行業盛會,本次會議奏響2017年食用菌行業活動華美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