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訊 食用菌種植為互助土族自治縣貧困地區群眾開辟了新的增收渠道,培植了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既豐富了城鄉居民的"菜籃子",還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實現了"雙贏"。
近年來,互助縣充分利用縣域冷涼氣候和無污染的優越環境,在省級扶貧產業化"龍頭"企業―――青海綠革農業新技術產業有限公司的帶動下,按"公司+農戶"的運行模式,采取產前菌種賒欠給農戶、產中技術跟蹤服務、產后保護價收購的產、加、銷一條龍服務措施,加大投入,促進流通,食用菌產業迅速發展壯大,種植規模從2004年的幾座大棚擴展到2007年的1294座;種植品種由單一的平菇拓展到雙孢菇、百靈菇、杏鮑菇等珍稀食用菌品種;種植區域從五峰1個鄉擴展到臺子、東和、南門峽、邊灘、雙樹、五十、東溝等8個鄉鎮、22個村、1300余戶,年總產值達1000萬元,戶均獲利4000-5000元。 (作者:薛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