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5-16日,由湖北省食用菌協會主辦,華中農業大學應用真菌研究所、松滋市鑫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2016羊肚菌栽培技術現場觀摩交流會暨湖北省食用菌協會2016年年會”在湖北松滋舉行。來自湖北、湖南、河南、江西、新疆、吉林、臺灣等二十多個省市地區近400領導、嘉賓及食用菌行業從業者前往松滋千畝羊肚菌基地進行觀摩、交流。
會期,羊肚菌栽培技術專題研討會、羊肚菌產業化發展論壇、招商推薦會暨新產品新技術推介會等環節邀請到十多位來自產、學、研的一線專家、學者、企業家作羊肚菌栽培技術分享和經驗交流。同期還舉行了湖北省食用菌協會年會、羊肚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立籌備會議。
在會上,與會專家梳理了我國羊肚菌產業的發展現狀,談到了羊肚菌的市場潛力,栽培技術,種植、采收規范、工廠化等問題,并直面回應目前國內羊肚菌產業面臨的一些列問題,如栽培技術不穩定、菌種生產混亂、規范化程度不高等。專家也一再提醒,不可盲目炒作羊肚菌,投資羊肚菌產業要回歸理性。


羊肚菌人工栽培熱
羊肚菌隸屬子囊菌亞門,盤菌綱,盤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屬。屬珍稀的食、藥兩用真菌。羊肚菌含有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含抑制腫瘤的多糖和抗菌、抗病毒的活性成分。是世界公認的一種珍稀食、藥用菌,在歐洲被公認為是僅次于塊菌的美味食用菌,是少數種近幾年才開展規?;纳唐啡斯ぴ耘?,屬尚為馴化中的食、藥用菌。
我國羊肚菌栽培發展迅猛,由2012年的3000畝發展到2015年的18000畝,栽培的面積和地域還將進一步擴大,呈現出羊肚菌產業的強大生命力。近年來,羊肚菌產業發展迅速,四川、湖北等地相繼涌現一批規?;N植基地和龍頭企業,引領行業朝著商業化發展的目標大步邁進,從品種選育、栽培技術、種植規模、產品研發等方面都取得重大突破,產業發展前景被看好。


菌種技術有待提高
“菌種技術是羊肚菌生產中的最重要的環節,作為一種子囊菌類食用菌,菌種退化是羊肚菌菌種的顯著特點,并非隨意獲得一個菌種就可以擴繁生產,否則后果會很嚴重”,宜昌市農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長劉世玲在大會報告中如是說。
劉世玲所長指出,對于保證羊肚菌的穩產高產,必須靈活掌握對高產量、抗逆性強的優良菌種的選育,同時在羊肚菌馴化栽培過程中諸多環節仍有待優化。
在羊肚菌栽培整體栽培技術上,西南科技大學的賀新生教授也直言不諱的談到,目前整體技術的穩定性需要提高。他表示,菌種生產質量混亂,4級菌種大量使用,污染菌種有很多;菌種種性的質量不高,穩產性不夠,也急需改善。

羊肚菌生產標準或規范的缺乏
據了解,在羊肚菌栽培領域目前已有的生產標準或規范僅有《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金堂羊肚菌種植技術規范》和國家林業局正在制定的“天然林區羊肚菌種植技術規程”。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趙永昌研究員指出,羊肚菌栽培規模雖然很大,但都是在探索中進行,缺乏種植的標準與規范。
首先是菌種缺乏制種標準和檢驗標準,雖然菌種價格很高,但目前沒有一個菌種銷售者承諾最低產量為多少,目前栽培的羊肚菌主要是三個種梯棱羊肚菌、六妹羊肚菌核七妹羊肚菌,菌株(品種)數量有幾十個但制種者不能告訴你每個種的適應區域和栽培要求的條件。其次是栽培技術規范,如場地選擇標準、播種標準、種植模式標準、遮陰模式與標準、營養袋的制作與擺放標準、出菇管理規范等。同時,對于羊肚菌的采收標準和產品質量標準也有待規范。
病蟲害防治是關鍵
“羊肚菌子實體發生季節,如遇高溫高濕天氣,很容易爆發霉菌病害、細菌病害,若防控不當,將造成大面積爆發,損失嚴重。”華中農業大學教授羅信昌提到。
羊肚菌的病害特征主要表現為,子囊果表面發霉,白色氣生菌絲旺盛,致使菇體腐爛、死亡或畸形,嚴重影響品質。真菌和細菌病害因目前未有準確鑒定病原物,所以未有確切防治辦法,只能以以防控為主,避免高溫高濕。劉世玲所長在會議報告中也特別提醒,在羊肚菌種植過程中,要保持場地環境的清潔衛生。播種前進行場地殺菌殺蟲處理,后期發生蟲害,在沒出子實體之前可噴殺蟲藥或10%石灰水,殺滅害蟲與雜菌。

盲目追求產能不可取 投資需理性
據不完全統計,2016羊肚菌產季的種植面積約3萬畝左右,按平均產量100千克/畝,鮮菇產量,總產量3000噸,而實際的產量是要打折扣,與3000余萬噸的栽培食用菌相比不到萬分之一。羊肚菌的接受度還是比較高的,產值達到幾萬噸到幾十萬噸都是可能的,但盲目擴張勢必會導致相對過剩。
過剩資金在農業上投資找項目,過于簡單的種植方式和樂觀的投資回報,但對技術的不穩定性認識不足,以及政府推手的作用,高額的種植補助,這也是羊肚菌種植擴展較快的原因。
趙永昌研究員談到,羊肚菌種植誘惑很大,風險不小,誘惑一方面是價格另一方面是種植極為簡單,是所有食用菌中最簡單的,風險在于菌種的穩定性和氣候的多變性。然目前影響羊肚菌種植的因素還比較多,但溫度是最致命的,主要是高溫幼菇死亡和童菇頂灼傷畸形,解決的最好辦法是早播早出、高寒地區種植、工廠化栽培。
華中農業大學邊銀丙教授認為,目前對羊肚菌的了解還并不深入,羊肚菌也不是哪里都可以種出效益的。他總結了從業者在發展羊肚菌產業時需要思考的一系列問題,如菌種質量好壞的標準是什么、菌種質量為什么不穩定、培養料配方優化和成本降低的方向是什么、開溝的寬度與間隔區寬度的最佳值是多少、菌絲播種期與上穿期土壤最佳溫濕度是多少、怎樣預防病蟲害發生、羊肚菌機械化設施化發展的重點是什么、羊肚菌工廠化栽培究竟有多遠、羊肚菌鮮品與干品的市場如何定位、羊肚菌產品深加工之路怎樣走?
2016羊肚菌栽培技術現場觀摩交流會暨湖北省食用菌協會2016年年會來自二十余省市近400名參會代表參加了會議,科學、客觀認識羊肚菌,提高栽培技術風險意識,加大羊肚菌營養價值和消費宣傳成為關注熱點和重要話題。會議的召開,成為我國羊肚菌產業發展標志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