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菇網訊:近年來,香菇產業工廠化一直是業內的熱點話題,12月12日于湖北隨縣召開的2015中國·隨縣香菇節在湖北隨縣舉行,會期,與會專家專門圍繞工廠化議題召開了“中國香菇工廠化研討會”。連云港國鑫食用菌成套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壽海、 華中農業大學菌種實驗中心主任王卓仁、湖北炎帝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譚照生作了相關報告。

作為食用菌工廠化設備的生產公司,連云港國鑫食用菌成套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壽海為現場的參會代表講解了他的最新研究,并拋出F0的概念。他還現場分析了香菇菌棒滅菌脹包的原因以及造成滅菌后二次污染的原因,詳細講解了F0值的大小同菌包滅菌的關系。


研討會上,來自華中農業大學菌種實驗中心的王卓仁主任重點講解了春栽香菇、夏栽香菇、秋栽香菇的主栽品種及適應區域,包括“9字頭”系列、L135、L808等品種的特性分析。他表示,“9字頭”系列品種的栽培特性主要是菇體中大,肉厚實,菌棒越夏相對容易,對外界刺激較小,容易出菇,接種時間一般上半年安排在2月至5月,下半年則安排在7-8月,出菇溫度在7-23℃之間。他還特別提到我國栽培時間最早,應用時間最長的晚熟低溫型品種之一的L135,該品種主要用于春天接種制袋,越夏后秋冬出菇,是以培育干制花、厚菇及鮮菇為目的的春栽香菇主栽品種。


當晚,最后一位報告者是來自國內首家實現工廠化生產香菇的企業——湖北炎帝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譚照生。他主要介紹了目前該公司進行的工廠化項目,以及現階段香菇工廠化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和探索方式。譚照生介紹,炎帝科技已與上海農科院將展開了技術合作,目前進行的項目可實現每袋第一茬出菇420克,第二茬250-300克,第三茬150-200克,每袋平均出菇達750克。他還表示,接下來將進一步完善出菇大棚的質量化,繼續采用“公司+農戶”的模式,實現香菇工廠化的可持續發展。
此次2015中國·隨縣香菇節是由中國菌物學會、中國食用菌協會、易菇網主辦,華中農業大學為技術支撐,由中國菌物學會菌物產業分會、湖北省食用菌協會、中共隨縣縣委、隨縣人民政府共同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