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菇網訊:近年來,隨著食藥用菌產業的發展,真菌類的保健食品逐漸多樣化,但在新產品申報過程中仍然面臨一些問題有待解決。6月28日,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員郭順星在2015首屆全國蟲草會議暨冬蟲夏草產業高峰論壇“蟲草研究及開發高峰論壇”環節,對真菌來源的保健食品和新食品原料研發相關問題進行了介紹。
據郭順星研究員介紹,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真菌要求必須安全可靠,即食用安全,無毒無害,生產用菌種的生物學、遺傳學、功效學特性明確和穩定。除長期襲用的可食真菌的子實體及其菌絲體外,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真菌菌種名單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
目前,根據國家規定,保健食品的原料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和衛生要求。如無國家標準,應當提供行業標準或自行制定的質量標準,并提供與該原料和輔料相關的資料。且申報的保健食品檢測結果與配方不符,配方、生產工藝的真實性難以保證的將不予批準;申報資料有關內容不一致,申報資料以保證的真實性難以保證的同樣不予批準;送審樣品與申報資料不符樣品的真實性難以保證或樣品質量不合格的不予批準。
2007年7月2日衛生部發布《新資源食品管理辦法》之前已批準公布的新資源食品92種,其中進口新資源食品7種。之后(2008年5月26日及之后)已批準公布的新資源食品48種。如蛹蟲草、廣東蟲草。
郭順星研究員表示,真菌來源保健食品生產工藝的總體要求是科學、合理、先進、可行;對質量則要求做到安全、有效、可控、穩定。
2007年7月2日衛生部發布《新資源食品管理辦法》之前已批準公布的新資源食品92種,其中進口新資源食品7種。之后(2008年5月26日及之后)已批準公布的新資源食品48種。如蛹蟲草、廣東蟲草。
郭順星研究員表示,真菌來源保健食品生產工藝的總體要求是科學、合理、先進、可行;對質量則要求做到安全、有效、可控、穩定。
申報保健食品配方和工藝相關問題方面,檢測結果與配方不符,配方、生產工藝的真實性難以保證(不予批準):1、功效成分等成分的檢驗值與按配方量、生產工藝的核算值不符,又不能合理解釋原因。2、灰分等相關資料的檢測值與按配方原料、生產工藝的核算值不符,又不能合理解釋原因。3、檢測出配方中未加入的成分,又不能合理解釋原因。申報資料有關內容不一致,申報資料以保證的真實性難(不予批準):1、生產工藝中投料、配方、企業標準、質量標準、說明書等申報資料中的相關內容應一致(如原輔料名稱、配比、物料的質量要求)。2、補充資料與原申報資料如原料、主要工藝等內容不一致。3、工藝簡圖、工藝說明、相關研究資料中的關鍵內容不一致。此外,送審樣品與申報資料不符樣品的真實性難以保證或樣品質量不合格,也不予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