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蘑菇市場行情看好,往年只賣三四元錢一公斤的春菇已賣到8元多一公斤,價格翻了一番。江蘇省樂安縣大馬頭墾殖場龍虎嶺村菇農程發貴說,今年他家種植雙孢蘑菇4000多平方米,總產值達5萬多元,純收入有3萬多元。據統計,該縣有5500余戶、2萬農民在本地和上海、浙江、福建、安徽等全國10多個省市種菇。每年產雙孢蘑菇、草菇、金針菇、竹蓀菇等各類鮮菇8500萬公斤,總產值近3億元,菇農戶均年增收3萬元。蘑菇已成為該縣農民增收致富的一項主導產業。
樂安的蘑菇產業起源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當時,該縣鰲溪鎮8個村70%的勞力約5000多人以戶為單位在外地種菇,并帶動了鵬州、大馬頭、牛田等周邊鄉鎮的1.2萬余人外出種菇。
在許多人紛紛外出種草菇的同時,牛田、湖坪、萬崇等地的一些農民另辟蹊徑,嘗試種植肉鮮、味美、營養豐富、市場俏銷的雙孢蘑菇。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該縣雙孢蘑菇種植面積已發展到40萬平方米,菇農增加到500多戶。僅牛田鎮傍安村就種植雙孢蘑菇24萬平方米,成為全省最大的雙孢蘑菇生產基地。
隨著蘑菇產業的發展,該縣與科研院所合作,先后研制成功了高溫型、中溫型、低溫型三大類型100多個蘑菇品種,并大力推廣地栽蘑菇、冷庫保鮮、鮮菇加工等新技術,克服了蘑菇受季節影響和保鮮、運輸三大難題,使蘑菇一年四季都能種植。同時,為幫助菇農解決資金、技術、銷售、市場信息等方面問題,縣里還及時引導菇農成立了蘑菇生產協會,已吸納了會員3000多人。與此同時,蘑菇產業的發展又催生了一批制種、販運、加工蘑菇的專業戶。現在該縣有2萬多農村勞力從事蘑菇種植、制種、加工、販運等,資產達100萬元以上的有20多戶,資產達20萬元以上的多達近千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