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網訊:一排排標準化食用菌大棚,“拔地而起”;一輛輛運輸車輛,“來往穿梭”;一個個菇農正忙著拌料、裝袋、滅菌,臉上掛滿晶瑩的汗珠……
11月15日,筆者在中國食用菌之鄉——平泉縣看到各鄉鎮食用菌示范基地、示范園區里,到處是一派緊張、忙碌的景象。
“今年,我縣共發展食用菌4.5億標準袋,預計產量可達45萬噸,產值達45億元。新建食用菌園區80個,面積5000余畝,標準化覆蓋率達到90%”。縣食用菌產業服務局副局長李忠民說。據了解,目前,中國北方食用菌交易市場等7個項目已開工建設,新謀劃項目4個,重點推進食用菌功能性產品研發、利用杏鮑菇廢棄料生產雙孢菇等項目建設。全縣已培育食用菌龍頭企業40余家,食用菌產品遠銷美、日、韓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創匯2000多萬美元。
2014年,平泉縣認真實施“質量立菌、科技興菌、龍頭強菌、市場活菌、開放促菌”發展戰略,圍繞產業技術指導、新品種、新模式研發、產品質量安全和產品銷售市場拓展等方面,強化舉措,狠抓落實,扎實推進食用菌產業再上新臺階。
——抓示范推廣“菌花爭艷”
該縣依靠科技助推食用菌產業發展,創新產業生產經營模式,采取以園區建設為平臺,以合作社(企業)為載體,探索“龍頭企業(專業合社)+加盟園區+產業工人”和“多戶聯合聚集共建園區,農民分戶經營”等四種經營模式,大力引進、培育、示范、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提升食用菌栽培設施化、輕簡化、清潔化水平。今年,該縣在示范園區對反季立袋香菇、平面栽培滑子菇等新品種、新技術進行了全程試驗對照。其中,引入的新品種榆黃蘑(金頂側耳)、灰樹花(粟子蘑)已成功進行了子實體的采摘。同時,加快龍頭企業品牌建設,提高產品精深加工能力。承德森源綠色食品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加大休閑食品、佐餐食品、旅游紀念品的開發力度,豐富產品結構和內涵,贏得市場美譽度和占有率。今年,該縣對11個選育和引進的香菇品種進行試驗、示范,并取得預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