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科技培訓“推陳出新”
“今年初,在縣技術員的精心指導下,我通過實行高標準建棚、科學化管理、集約化經營的方式,發展雙孢菇栽培,現已建成44個標準化雙孢菇出菇棚,占地100畝,年純收入達200萬元左右,并帶動當地150多名村民實現就業”。平泉縣臥龍鎮立娟雙孢菇產業園負責人王立娟介紹說。為強化食用菌產業管理,該縣圍繞“老園區抓改造,新園區抓提升,新老園區抓效益”的發展思路,強管理、調結構、重培訓,大力發展立袋香菇,架式香菇、滑子菇等傳統優勢品種,提高優勢品種比重,重點發展掛、吊袋黑木耳和以雙孢菇為主的草腐菌,實現多元化生產,增強市場競爭力。在技術培訓方面,該縣實施“菜單式”培訓方式,組織農技專家,把食用菌栽培新技術、新產品編制成“菜單”,供菌農挑選使用,組織專家按農時季節講授食用菌管理技術知識,擴大培訓面。另一方面抽調技術過硬、作風過硬的農技人員組成專家“農技服務隊”,根據各鄉鎮示范基地、示范園區和菌農戶的意愿,通過舉辦實用技術培訓班、發放《實用寶典》、技術資料等形式,開展抓產業、搞服務、解難題活動。截至目前,共舉辦技術培訓班1700期,開展食用菌產品質量安全宣傳34次,發放宣傳單82000張,培訓菌農7萬多人次。
——抓質量監管“強基固本”
“通過聽縣技術人員講解,讓我學習到許多食用菌病蟲害防治技術,開闊了視野,對今后發展產業太有好處了!”平泉縣臥龍鎮菌農張國勇說。
產業發展安全第一。該縣認真抓好食用菌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強化執法監管和措施保障,采取定期聯合檢查、日常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重點對食用菌原輔材料市場、農藥和添加劑使用等關鍵環節、重點品種進行專項檢查和產品抽檢,嚴把產品質量關。并認真履行市場指導、監管、服務職能,實行外來客商登記制度,努力營造綠色產銷環境。同時,大力推行食用菌病蟲害無害化防治技術,通過示范戶帶動、免費發放粘蟲黃板、滅蠅燈等方式,抓好病蟲害無害化防治工作。
截至目前,該縣共檢查食用菌示范園區、企業等767家,抽檢各類食用菌產品樣品717批次,未檢測出農藥殘留和重金屬含量超標,累計發放黃板65000余張,全縣100%雙孢菇園區、滑子菇園區實施了病蟲害無害化防治,有效地促進了菌業增效、菌農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