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芝,俗稱“仙草”,藥用價值高。在荊門,靈芝種植并不普及,但熊展卻慧眼識珠,把有限的資源當大產業來深耕,一手創建靈芝“夢工廠”。
熊展是武漢市蔡甸人,2003年他攜家人來到荊門,先是找了一份工作,后來辭去公職下海創業,當起了投資公司的老板,憑著之前積攢的人脈和經驗,公司發展不錯,還積累了一些資金。
2013年5月的一天,熊展在《荊門晚報》上看到了一篇關于東寶區馬河種植戶種植靈芝的報道。“當時我幾乎是還沒看完報道就決定要做靈芝產業了。”熊展篤定地說。“第二天我就多方聯系,收購了種植戶所有的靈芝。”之后,熊展查閱了與靈芝相關的書籍或資料,發現靈芝從古至今本身就是一種名貴藥材,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及保健作用。有些地方已開始了產業化經營靈芝。熊展意識到這是一個相當有市場前景的領域,經過實地考察,他發現不少從事靈芝行業的公司自己并未真正種植靈芝,這更堅定了他追求自己“靈芝創業夢”的想法。
自此,熊展開始了新的“求學路”和“創業路”。為了更好地了解靈芝和相關產業,除了自己在網上查閱資料、看書外,他還多次前往武漢學習。“我將我以前開公司所學的金融知識運用進去,成立了荊門沃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和湖北御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決定把靈芝的產業鏈向上、向下兩頭延伸。”熊展說。
靈芝工藝品、靈芝酒、靈芝茶……為了將產品做得更好,每一樣產品熊展都會參與研發和生產的全過程。“就拿酒來說,做復方還是單方?酒精濃度控制在多少度?靈芝含量占多少?每一個問題我都要想到。”熊展笑著說,“為了做好這件事,我都快從一個不懂酒的人變成酒專家了。”
產品有了,如何讓消費者直觀地了解和接受產品,這是擺在熊展面前的另一道關口。“在研發產品的同時,我還在著手做產品包裝、logo的設計,這項工作一直進行到2013年末才算完成。”熊展說,“現在主要在做體驗式營銷店,讓消費者能夠更直觀地了解我們的產品。”
熊展所說的體驗式營銷店正在裝修,各個區域有什么功能全部都清清楚楚,“最里面的區域最特別,也是體驗式營銷店最具特色、最核心的地方。”熊展介紹,“消費者買的靈芝可以在這一區域進行切片、磨粉和制成膠囊,都是現買現做現取,讓消費者消費得放心明白。”
別看小小的一塊區域,里面的機器里也有熊展的一份心思。傳統的靈芝切片機是螺旋形的,切出來的靈芝大小和厚薄都不均勻。店面裝修時,熊展看到木工師傅鋸木板的機器,突然眼前一亮,“我多加幾個醫用鋼做的鋸條,按照靈芝大小配上不同的墊片,一次就可以切出來,不僅厚薄均勻,而且還很直。”說起自己的“發明”,熊展一臉的自豪。
“障礙對有心人來說反而是種推動,我相信自己能夠想出解決辦法,能夠化解也就不是困難了。”說起創業路上的困難,熊展很認真地說。“就拿靈芝收獲之后的廢料利用來說,為了能夠循環利用實現零污染,我請專家研究,把廢料進行粉碎發酵,做成肥料每噸可以賣3000元,做成飼料價格更高,可以賣到6000元一噸呢。廢料處理看似困難,但是經過粉碎發酵,則成為了一筆財富。”
目前,熊展的靈芝產品已經有八項實用型專利和三項發明型專利正在申報,并在籌劃將靈芝產業向觀光農業發展。“除了馬河,我還準備在仙居、栗溪等地再建幾個種植基地,和當地觀光農業結合,將產業鏈再加長一點。再往后,我還會在更多的地方建更多的種植基地,做成全國乃至全亞洲最大的靈芝種植基地。”熊展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