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網訊:我國干天麻干品產量約10000多噸,產值約150億元左右。烏天麻主要分布云貴高原、川西地區、東北三省、長江流域海拔1500米以上地區,鮮品價80-160元/kg,干品價500-600元/kg。紅天麻分布于長江流域海拔600-1500米地區及其他地區,鮮品價18-30元/kg,干品價80-300元/kg。黃天麻、綠天麻分布長江流域海拔1000-1500米的地區,極少。2014年11月9日至11日,由中國菌物學會主辦的第三屆全國天麻會議暨中國(德江)國際天麻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貴州德江舉行。在10日下午的專題報告環節,三峽旅游職業技術學院王紹柏教授作《談天麻質量和產量對天麻市場和價格的影響》的報告時提及以上內容。
王紹柏教授講到我國天麻生產量與市場消費現狀,我國天麻產地消費天麻量少,很大一部分天麻的消費或銷售市場在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河南等地區),絕大部分天麻的消費或銷售市場是在沿海地區及東南亞沿海國家。大部分天麻以初產品即干品天麻在醫藥市場或行業里消費了。一少部分制成初級產品(天麻片、天麻粉)和精產品(天麻膠囊、天麻丸、天麻酒、天麻超微粉等)消費或消耗了。為了協調天麻品種質量和產量與市場價格,他提出了以下三大舉措:
一是品種分區和菌材分等,如此布局,即可以充分地、全方位的利用自然資源,也可以在同等或同樣的人力、物力、財力及時間的投入中,產生出高于現階段天麻生產水平的一倍乃至二倍的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能科學、生態化的預防或降低天麻病蟲害的發生或蔓延。
二是植樹造林與建立生態保障。實行休作,即在森林覆蓋率低于50%的區域在6-8年間暫停種植天麻。大力養護和發展自然生態林。此舉在保護和恢復森林生態功能的同時,也保護和恢復了天麻的自然生物種群。有目的和計劃性的繁育天麻菌材林,做到保護森林,植樹種麻。
三是市場開發與供求平衡,實現種麻者、加工方、營銷者、消費者四方互利共贏。按照“四化”標準發展天麻,即發展規范化,計劃規模化,栽培生態化,用種良種化。其中最關鍵和重要的是推動天麻種植實行品種分區、菌材分等,才能大力提升天麻產業的質量和產量。通過市場引導科研和生產,科研和生產創造優勢,再用優勢去占領或開拓市場。著力進行天麻產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培育龍頭加工企業,擴展天麻的消費市場。同時爭取盡快取得天麻進入食品行業的“市場通行證”,開拓和創造天麻產值過千億元的奇跡就再也不是奇跡。